、能令世人信服的理由,正所谓“兵兴于义”。
韩非心急如焚,赶忙进谏道:“父......父王,倘若东周国就此覆灭,那接下来遭殃的必定会是我们韩国,请父王务必深思熟虑!”
可是无论韩非怎样苦苦哀求,言辞恳切,韩国上下却早已被秦国的赫赫军威吓得肝胆俱裂,根本不敢有丝毫反抗秦国之意。
最终,在其余众臣的述说下,韩王然下达了落井下石的策略。
得知此事后,韩非心如死灰,整个人仿佛丢了魂魄一般,踉踉跄跄的走出了大殿。
在他眼中,此次或许真的就是韩国能够抓住的最后一线生机了。如果能够及时联络魏国出手相助,共同保护岌岌可危的东周,拖延时间等待其余四国派遣援兵抵达,那么来势汹汹的秦军定然不战自退。
然而,如今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遥想当日,在那邯郸城中,秦臻与他相对而坐,共同推演着天下大势。
彼时,秦臻那句话语,犹如洪钟一般不时在韩非耳畔回响:“待秦国积蓄起足够强大的力量之后,其首个要覆灭的目标便是东周,而紧随其后的,就是韩国!”
,!
记得那时,尽管韩非口中对这番论断并不认同。
然而在内心深处,他却无比清楚地知晓,韩国正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之中。如何能让韩国存续,成为了韩非心中最为执着的梦想。
时光荏苒,如今韩非回到韩国已然快一年了。
他绞尽脑汁,试图寻找拯救韩国于危亡的良方妙计,可惜到头来却是一无所获。韩国国内的贵族势力早已盘根错节、根深蒂固,难以撼动分毫。
他所倡导并全力推行的变法和法治理念,遭遇了重重阻碍,举步维艰。
此时此刻的韩非,内心充满了沮丧与失落。
面对韩国积重难返的种种弊端,他曾无数次向君王进谏,然而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实在是太难了!哪怕仅仅迈出变革的第一步,都是如此艰难险阻。更令他感到绝望的是,即便是那些与他有着深厚私交的人,如亲兄长韩安以及丞相张平等,竟然也未能坚定地站在他这一方,支持他的变法主张。
由于他的变法之举触犯到了贵族们的既得利益,朝堂之上当然都不同意。
.........
就在这个时候,嬴政手持着一个酒壶来到了秦王宫,找到了赢子楚。
也把酒拿给了他。
当听到这酒竟是由秦臻所酿造时,他那原本舒展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目光严肃地看向嬴政,询问道:“政儿,难道秦先生不知道我大秦律法严明,严禁私自酿酒之事吗?”
嬴政连忙回答道:“回父王,秦先生自然知晓此事,但他也言明,此酒对于我大秦军队实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益处。”
赢子楚闻言,眼中瞬间闪过一丝诧异之色,追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他口中所言有利于寡人成就大业、能够壮大我大秦兵力,究竟有何所指呢?”
嬴政不敢怠慢,赶忙将之前秦臻对他所说的那些话语原原本本地又向赢子楚复述了一遍。
待他讲完之后,嬴政拿出酒壶,放在了案几上。
然后恭声道:“父王请品鉴。”
赢子楚凝视着眼前的酒壶,心中虽然仍有些疑虑未解,但还是缓缓伸出手去拿起它。
当他揭开壶盖的那一刻,一股异常浓郁醇厚的酒香扑面而来。
赢子楚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些许惊愕之情。因为仅仅只是闻到这股酒香,他便能感觉到这酒与他以往所饮过的任何一种酒都无法比拟。
就连一旁的赵姬,此时也是满脸惊讶,美眸之中流露出好奇的光芒。
“政儿认为,先生说的没错,此酒不仅可以满足我大秦子民的需求,另外六国贵族皆好奢靡之物,此等佳酿定能让他们趋之若鹜。若真如此,我大秦便可源源不断从六国换取钱财之物。”
嬴政语气激昂,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然而此时,赢子楚却缓缓将手中的酒壶放回到案几上,看不出喜怒。
沉默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嗯,此事确有几分道理。不过,这酿酒一事可绝非小可!现今我大秦正处于频繁用兵之时,虽有巴蜀粮仓作为后盾,但粮草实际上仍旧颇为紧张。若是在此刻贸然大规模的开展酿酒,恐会引起民怨。”
“父王明鉴。”嬴政连忙解释。
接着,便又把从六国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