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若杀了猪,一家人还是要打打牙祭,好好吃上一顿杀猪菜的。若是养的猪够肥, 家里过年的肉也能更丰厚一些。
南乔家没有养猪, 不过大集的时候,乡下有养猪多的人家会进城来卖。养了一年猪都肥了,临近年关也是价格最好的时候,所以想买肥猪,只能在寒冷的冬日里, 其他时候在集市上是看不到的。
这几天一直在下雪,地面上的积雪厚度一度没过成人膝盖。官府并没有放置不管, 发动衙役和百姓们, 将厚厚的积雪清扫成堆,然后用推车一车一车倒进事先准备好的大坑里。
等来年雪化了,那些大坑就变成了蓄水池,可以用来灌溉农田。这几年的春夏降雨越来越少, 人们不得不想尽办法存水,漫长的寒冬虽然难熬, 但也有相对应的好处,可以冻死越冬的虫子,存下的冰雪还可以变成春日里珍贵的水源。
正因如此,虽然连续大雪,但街道上还算干净,只有薄薄一层落雪。
——所以邢顺就是纯属自己倒霉,谁让他成亲那日赶上边城头一场大雪呢!都还没来得及组织人手除雪呢!
南乔一群人到达大集的时候还很早,这边还没怎么上人,但牲口市这边已经很热闹了。装在笼子里的鸡鸭、绑着蹄子的大肥猪、用绳子拴着的羊、盛在木桶里的大鱼......薄薄的积雪被踩踏成了黑色,融化出一块一块的泥巴地,看着像是雪地上长出了大大小小的疥疮。
老实说,挺难看的。
但没人在乎好不好看,人们都忙着挑选心仪的牲畜,讨价还价的声音夹杂着鸡叫猪吼的动静,热闹的简直令人感觉耳朵受到了侵犯。
南乔这一伙人人数不少,她自己一家子都来了,此外还有刘家、袁家、花婶子家、郭老爹家......走的近的街坊邻居几乎全都来了,今年他们都赚了钱,虽然做不到阔气的直接买下一头猪,但买些鸡鸭,买些猪肉还是没问题的。
众人满脸的喜气洋洋,今年必定要过个肥年!
到了地方,孟氏袖子一挽气势汹汹道:“走!咱们先走一遍看个清楚,务必买到最肥的猪!”
老人们振臂一呼,率先杀向各个摊位前,留下一群没用的年轻人面面相觑。
算了,他们不会挑没关系,还可以出钱出力嘛!就老实跟在后头当个搬运工就好,今儿要买好些东西呢,别把老人们给累着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疯狂的时候,明五的到来给牲口市又加了一把火。他带来了一群膘肥体壮的牛和马,一露面就让众多百姓给围了起来。
这可是能干农活儿的大牲口啊!谁家没有梦想着有钱了添置上一头,好叫自家人干活儿时能轻松一些。尤其这样健壮的牛马,价值就是有价无市,这不比买小牛犊小马驹的划算多了?
南乔就听到边上一个妇人叮嘱男人:“你快着些回家取钱去!我跟爹娘先去抢位置,你可得快着些啊!”
就连那些来卖鸡卖猪的乡下农户都红了眼,纷纷找到相熟的人回去报信儿,叫村里人赶紧揣了银钱来买牲口。看看那大体格子,多健壮!错过了这回还不知道下回要等到啥时候呢!
明五艰难的从人群中挤出来,脚上鞋子都差点给踩掉了:“排队!都排队啊!要不然我不卖了,全拉回家去!”
众人这才推推搡搡的开始排队,想方设法的往前凑,试图排在前面一些。毕竟这批牛马看着虽好大一群,实际上总数不超过三十头,根本不够分的。若是排队排在后头了,轮到的时候早卖完了。
明五兴许是提前知会过官府,早就有小吏到场摆好了桌子。牛马这些大牲畜都是需要登记在册的,谁家养了牛都得在官府这儿过明路,伤了死了都得上报,可不是谁买回去就能随意处置的。
私杀耕牛,那可是大罪!
孟氏早就惦记着要买头牛或者骡子了,见状也连忙去排队,怕自己一个人不保险,还要叫南乔和晏和景一块儿。
“婶子不必如此!”明五见状连忙将人拦下来:“我与晏兄夫妻俩都是朋友,又早得了他俩的招呼,帮忙留意着,还能短了你家的牛使?早就挑好的给留出来了,专门使人看着呢!走走走,我这便带你们去看!”
说罢便带着几人去看牲口,一边说道:“原是给你们留了一头牛,一匹马的,那马是我从这一群里面精心挑出来的,算是资质不错的了,偏叫那衙门的人给看上了,好说歹说硬要换了去,说是愿意拿两匹马骡来做交换。”
说起来也是可怜,战后百废待兴,堂堂官府连几匹像样的马都凑不出来,衙役们出远门骑的还是骡子。明五这儿说是驽马,那也是相对于胡人的战马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