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话可以雇佣人手去做,别傻乎乎的自己动手。边城这边有不少靠做工糊口的穷苦人,请他们种地,每天给些豆子之类就可以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有避着人,南乔发现大嫂刘氏表情有些很不自然。
一同搬来的三家,晏和景攒下的军功多,又得上峰赏识,光是分给他的地就有几十亩之多,还是位置上佳的熟田。邢顺比不上他,但是也分到了十几亩,其中上等田占了一半。只有刘家,晏和安因为要照顾妻儿,没有与他两个一起出门闯荡,如今家里竟是一亩地都没有!
当初在山中时,刘氏还可怜南乔。丈夫在外面冒风险,留下女人在家担惊受怕的,哪比得上她家日子安稳。如今出来才知道,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晏和景不光分了大片良田,还有了军职银饷。而她家呢?房是赁的,田地没有,晏和安曾经的捕头身份都没有了。
一家人离开了山谷,要靠什么维持生计呢?她还想着要送刘文涛去读书,日后好科举入仕,读书可是很费银钱的!
刘氏难免心中不平,想当初,她家才是三家中条件最好的。豪宅、良田、庄子、铺子全都有,却全都被一场祸事给折腾没了。
晏和安的意思是要去开垦荒地,开出来的地就是自家的,还能免税三年。晏和景、邢顺分到的地虽然好,只能免一年税不说,往后每年的出产可都是要上交一半的。
她有心事也不藏着掖着,两家一起送了晏和景出门后,便拉着南乔大吐苦水,末了道:“我瞧弟妹是个脑子活泛的,你也帮我们参详参详,我们家该做些什么营生养家才好?”
光靠种地哪能攒得下银子!
“我是有个开食肆的打算,可是这个放在你俩身上完全行不通。”三年了也没改变这夫妻俩惊天地泣鬼神的厨艺,开食肆对他们来讲太高端了。
刘氏对此很有自知之明,点头认同:“是这样。”
南乔把衣食住行考虑了个遍,也没想出适合这夫妻俩的赚钱门路。
“等我找个当地的熟人问问吧,咱们初来乍到的,好些事情都不了解。”南乔开解刘氏道:“嫂子也不必太着急了,实在不成让二郎帮忙问问军中还招不招人,以大哥的本事想要上进也容易。”
“那可不行!”岂料刘氏一口就拒绝了:“不怕弟妹你笑话,你大哥若是不在家,我夜里都不敢合眼的。”而那军中,便是晏和景如今都已经升到百户了,也是每隔五日方可回家一趟,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不得天天提心吊胆啊!
真若是那样,还不如开荒种地呢,好歹一家人踏实在一块儿。
刘氏说完自己也讪讪的,她求上门来请人家帮忙,却还挑三拣四的,实在是有些难为情:“弟妹若是有门路,就帮我们打听一下,我们自己也继续找着。能找到固然是好,找不到也没关系,大不了就去开荒种地,人家都能做,我们家也能!”
送走了上门的刘氏,南乔将四只大鹅留了两只在家里,另外两只送去了羊圈那边,暂时跟羊群关在一块儿,充当牧羊鹅。只要有人接近,它们就会嘎嘎叫,可以及时的提醒边上的人有动静。
正好赶上莫晃跟侯春交班儿,白日里是莫晃照看羊群,赶着出去吃草的,夜间便轮到了侯春,他晚上会住在边上的草棚子里,随时听着羊群的动静。
“莫大叔!侯大哥!”南齐拎着鹅过来:“我给你们送两个小帮手过来,当个看门鹅。”
侯春表情古怪的盯着那两只鹅,没看错的话,那应该是他家的鹅吧?媳妇儿今天去集上卖鹅,回来兴冲冲的告诉他,遇上了个阔气的大主顾,一下子把四只鹅全给买走了,结果竟是被他的主家娘子给买回去的吗?
第121章 花钱如流水
没过两日便是大集, 吕氏一大早就过来找南乔。
“妹子,吃了没?”她站在大门口那儿大声招呼着:“今儿是大集,你上回不是说想打家什儿?今儿那大柳树的木匠必定在的!”
南乔在里面喊:“就来就来!嫂子略等我一等!”不多会儿挎着个篮子出来,不好意思道:“家里的羊请了人照看着, 我得先给人送饭过去。”
吕氏笑呵呵:“走!我陪你一块儿!原来后头那羊圈是你家的啊?那莫老爹也是给你家做活儿了?”
能买下罗老拐的屋子, 还有一群羊, 这家的日子比附近好些人都强了。
吕氏说起莫老爹, 也就是莫晃家的情况:“他家跟我家隔得不远,唉, 也是个可怜的。前几年光景不好,他在军中不得回来,家里没了吃用, 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