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难找回过去的心
——寒临:臣将长怀民生愿,他朝归来春满
景寄云再没出现,不过她的承诺还是兑现了,几天后就有人请傅西流前往相府一谈。
傅西流心里一沈,看来朝中已经有宇文陵的人了,而且势力不小。
更或许丞相也已经……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与虎谋皮,可他现在真的非常想见君王,想问问君王他是不是那种看着自己的子民过着流离之苦而坐视不理的人,他自信他有这样的才能让君王相信他。
“傅先生。”
“小生拜见丞相。”
傅西流恭敬行了个礼,他一身书卷气,生得又白净,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董旗的目光在他身上绕了绕,点头道:“有人向我引荐傅先生,听闻你能掐会算,有治乱之才……”
说到这语气还有些试探,傅西流忙再次一揖恭声道:“小生不敢,丞相言重了,但报国之心只多不少。”
董旗落在他身上的目光更凝重了,严肃道:“相比傅先生也听说了这届科举主要还是武举,为了对抗陵王做准备。”
宇文陵,又是宇文陵!傅西流心里气得牙痒痒。
董旗接着道:“不过我看着傅先生不像是会武的人。”
傅西流沈默了一下诚恳道:“虽未有身体优势,但武将能以一敌十,甚至敌百,但用智可退敌千万,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智将啊!”
董旗恍然道:“原来傅先生能退敌千万。”
他这分明是嘲讽,傅西流书生傲骨,却是受不了这样的逼问了,声音一沈,“不试试怎么知道?”
董旗看着他心里一时间百转千回,这小子这么狂?如今找不到合适的武将,傅西流虽然是个弱书生,不过或许可以一试。他气质不凡,谭落诗很可能会对他感兴趣,到时候也不难交差。
但他脸上还是高深莫测的表情,“既然傅先生这么自信,我考虑要不要为你开这个戒。”
傅西流回去后还在翻着书,心思却早已纷乱。
“为什么丞相称他陵王?为什么景寄云在京都如此安然……难道陛下早已众叛亲离?”
但他知道错过了这届科举,这辈子就没了报国机会了,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就这样谭落诗终於在殿试上见到了这个贤名远播却终不得志的书生了,他环顾了一下这几位,今年殿试的名额只有十名,其实早看过名单,对他们的背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之所以缩减数量是因为在其位不谋其事的人太多了,与其这样不如不要。
这么想着,谭落诗目光扫了扫,不出所料的前三名都是出身世家,插在最后一名的这个倒是没什么背景,不过……
谭落诗看了看傅西流,然后瞪了董旗一眼,放水放的也太明显了吧?这文弱的样子怎么可能是参加武举进来?
董旗装没看见。
傅西流也只扫了一眼这个年轻的君主,他气质温和,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和宇文陵完全就是两个极端。不过……正是这样的君主才很容易丢了主导权吧。
谭落诗一个个温声细问询,最后才重新把视线放到傅西流身上,犹豫了一下问得委婉,“先生平时可有认真习武?”
傅西流面不改色道:“不曾。”
谭落诗没想到还有人给台阶不下,便又温和道:“或者先生天生神力?”
傅西流毫无愧疚地坦诚道:“小生手无缚鸡之力。”
谭落诗被他顶的沈默了一下,温声道:“那先生一定是有什么过人之处了。”
傅西流这才定定地看着谭落诗,拱手一揖道:“小生无什过人之处,却只有一愿。”
“一愿?”
傅西流一字一句诚恳而坚定道:“愿先助陛下退敌,再助陛下治乱,最后重振太平盛世。”
谭落诗没见过这么鲁莽的,也没见过……这么戳他心窝的。
“太平盛世。”
他念了一遍,闭上眼睛掩盖住眼里闪过的痛苦,只一瞬间就收起了所有的情绪,恢覆了平静。
谭落诗看着眼前这个人,又望了望站在殿堂边的董旗。虽然不知道你在玩什么把戏,但是这句太平盛世让朕动心了。
谭落诗什么也没多说,甚至也没有表现得太在意这个突兀的狂书生,只一一确定官职,最后给傅西流封了个兵部侍郎。
要知道当年解君薄封官的时候谭落诗也只是封了一个礼部郎中的闲职,大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