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刘月娥看到两口子又点上了煤油灯。
她本想说省点油。 可一想两口子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又闭上了嘴巴。 “非得看着对方才行吗?俺和你爹的时候都是黑灯瞎火的整。” 刘月娥为了给两口子留出充足的时间,拉着杨宗明出去乘凉了。 九点多,刘月娥回来的时候,发现两口子的房间还亮着灯。 “真能折腾。”,刘月娥嘟囔了一句。 为了孙子,费点油就费点油吧。 刘月娥不停的安慰自己。 两口子学习到困的不行了,才互相搂着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杨宗伟和白秀英刚起来,听到刘月娥在门口喊道:“宗伟,大队喊去开会呢。” “娘,开会?开啥会?” “好像是公社的文件。” 杨宗伟一阵烦躁。 开会开会,大好的青春都浪费在开会上了。 白秀英说道:“宗伟,是不是抗旱的事情啊。” “抗旱?” “昨天听裴冬玲说,半个月没下雨了,地里的玉米出苗率只有三成,大壮叔他们都着急了。” 杨宗伟吓了一跳,玉米都种下将近十天了,出苗率只有三成? 这是要减产的节奏啊。 杨宗伟不敢怠慢,赶紧穿好衣服向大队跑去。 上一辈子有这么一出吗?好像有,时间太远了,都忘记了。 路上,好多人行色匆匆。 大家的脸上愁云惨淡。 大旱!很多人内心深处不敢触及的景象。 大地干裂,呈现出一片赤色。 赤土坚硬,裂纹遍布,被太阳曝晒的阵阵炎热所包围。 没有一点植被的绿意,唯有荒芜和萧条。 树皮都成为最最奢侈的食物。 到了大队,各家各户的代表已经全到了,包括王爱国。 还有一个不认识的男人,正和杨保庄说着话。 杨宗伟看了一圈,看到乔常娟坐在最后面,犹豫了一下,坐到了乔常娟的旁边。 “好了,人到齐了,下面请公社的干部讲话。” 陌生男人站起来说道:“社员同志们,根据地区气象台的预报,未来七天之内没有有效降水,根据县里的要求,各大队,各生产小组要积极开展抗旱工作。” 底下开始议论纷纷。 “那怎么办?” “就是啊,我们村就这么点人,怎么抗旱?” 杨保庄抬手压了压大家,说道:“公社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咱们只要按照公社的统一指挥,一定能战胜旱情。” “对,从今天开始,大队所有的壮劳力,都要深入到抗旱第一线,杨支书,你来安排一下,我就不在这陪你们了。” “刘干事你放心,俺们大队一定完成任务。” 刘干事点了点头,快步走了出去。 杨保庄说道:“各家各户的壮劳力,都要去河边打水。下面,我分配一下任务。” “杨宗伟和杨传武。” 杨宗伟和杨传武站了起来。 “你俩继续去掏粪,必须保证在浇地之前,有充足的粪水。” “保证完成任务,下午我们就走。” “杨传军,你负责组织浇地。” “好。” “杨宗联,你负责组织人去河边取水,一会带人修一下水车。” “好。” 杨宗伟站起来问道:“大壮叔,咱们大队有抽水机吗?” 杨保庄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以前申请过好多次,公社都没给我们配。” “能不能买一台?” 杨宗联冷笑道:“你当一台抽水机很好搞?我告诉你,整个寨子公社,就一台抽水机。” “是啊,每年公社都不给咱们大队用。” 寨子公社确实有一台抽水机,但一般公社优先保证寨子大队这种种粮面积大的平原地区。 像是青云崮这种地方,靠边站。 杨宗伟想了想,说道:“大壮叔,要不我去城里找找,能不能搞到一台抽水机吧。” 杨保庄吃惊的看着杨宗伟。 最近这小子变化挺大啊,长本事了。 “宗伟,你确定能搞到吗?” “不确定,我只能说试试。” “也好,你就去试试吧,如果能搞到一台抽水机,咱们就能省很大的力气,庄稼就有指望了。” 杨宗联又冷笑了一声,“哼,能耐的你。” “杨宗联,要是杨宗伟借到抽水机了呢?”,吴昌图最看不惯杨宗联。 知青就没有不恨杨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