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妹妹。”
他语气实在不带半点起伏,偏长了这副凶狠的面相,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又是温和细语的。
虞嘉卉打量着虞绍,胆大地抬起眼,道:“表兄。”
姨娘早先说了祖母有意要把她许配给表兄,祖母把表兄夸得天花乱坠,姨娘半信半疑。
毕竟是祖母的娘家人,祖母当然不会说自个儿的外孙不行。
跟金陵城的贵公子相比,虞绍自是比不得他们。
虞嘉卉嘴角嗫嚅,表兄倒算不上丑,仅是样子凶了点而已。
“邵儿,你初来金陵,且近日也不用处理滁州府的事,”老太太语重心长地说,“你平常便不得空陪你母亲,有这一回不容易,这天子脚下,数不清的好去处,多带你母亲逛逛。”
她原是想着让卉娘跟虞绍接触一番,两人若有意,来年就定下婚事。但依柳姨娘的性子,绝对不会答应卉娘嫁给虞绍的。
老太太琢磨着还是罢了,小辈的婚事全凭他们自己去相遇,她不掺和了。
“外孙明白。”虞绍依旧保持军姿,他年少随祖父习武,习惯这么站着。
坐在另一边的柳姨娘打发丫鬟过来问:“老太太,几位夫人说想尝尝姨娘晒的茶叶,可是这会儿子嬷嬷们手里都有活儿,实在没有能使唤的。何况茶叶珍贵,姨娘把它放得严实,没去过拢翠阁的一时也找不着。”
“姨娘不想扫几位夫人们的兴致,便叫奴婢请卉娘去拿茶叶。”
老太太的笑容变了些味道,她眯眼说:“这厅内到处是婆子丫鬟,一个都不能使唤”
小丫鬟面露难色,道:“她……她们不熟悉拢翠阁,姨娘担忧她们误了夫人们品茶。”
老太太不大高兴地说:“是不该误了客人品茶。”她焉能猜不出柳姨娘安的是什么心思,当母亲的生怕女儿嫁错人。
前几日柳姨娘对她说的话就不情不愿的,这两日瞧了她外孙的样貌,肯定更不满。
不论其他,卉娘是绍儿的表妹,于情于理,两人在一块儿说说话有何不可的柳姨娘未免太急了,把卉娘支走,是在打她这老婆子的脸面。
“卉娘,拢翠阁离我这厅子不远,你带这丫头去吧。”老太太临时改了主意,道,“绍儿,外祖母那房里也有一壶上等的茶叶,你去拿来给你母亲她们尝尝。”
虞嘉卉无奈起身,祖母和姨娘不必要闹这一出,拿个茶叶倒成了紧要事似的。
几位夫人们拖家带口地来,厅内满是妇人的嗤笑,却不让人觉得吵闹。她们出嫁前是高门闺阁的女娘,纵使是说起玩笑,也不至于聒噪。
“怜娘,辛苦你给我家绍儿求姻缘签了。”虞之兰瞥了瞥老太太坐的方向,道,“其实你表兄跟你大哥的脾气有些像,闷葫芦,从来不对自己的事上心。不过你大哥起码不用你母亲发愁。他今年刚至弱冠,你表兄呢,已二十有四了。
“若他听我的话,我呀,都抱着孙子了。”
“姑母见外了。”虞雪怜应道,“表兄他尚年轻,姑母不需发愁的。”
陈瑾笑说道:“之兰,我何尝不发愁我这两个孩子的婚事。当年老爷非让虞牧行军,我是一百个不愿意,绍儿能陪在你身边,别提我有多羡慕。”
提起虞牧,桌上坐着的夫人们问道:“眼看着快过年了,虞牧这孩子几时回来”
陈瑾回道:“军营若是无事,腊月里能回来就不错了。若是有事,便不能回来过年。”
“唉,真是吃苦了。”
……
城西处,寒风潇潇,刮得人浑身打哆嗦。
红瓦青砖的小宅院,灶房搭的火炉噼啪作响。
“张生,你越过越埋汰了,这几十年来的俸禄,不够你给儿子媳妇的房里买暖炉”陈昌石双手插袖,佝偻着腰在火炉前取暖。
张泰禾哼道:“俸禄那点俸禄领了就有地方花,一年下来能存得住几钱。光是给我儿子备聘礼,我扣扣搜搜的攒哪,东拼西凑的给他凑齐了。你以为我和你一样,钱袋子鼓鼓囊囊的呢”
陈昌石无言以对,他摇头说:“我是在替你惋惜,想你为官清廉,为圣上朝廷效力,老年却窝在这儿挨冻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