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
她一夜未归,侯府竟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悲哀吗?其实都习惯了啊。
莫其姝垂下头,敛去眸中的神色,山上的晨风吹在身上,凉凉的,能透到人心里去。
“姑娘!”
少女特意拔高的声音引得她擡头,莫其姝一眼便看见人群后踮着脚尖的知夏。她努力往上探着头,手往前拨开人群,整个人挤到前面来。
看到这样的侍女,她情不自禁露出一个笑来。
还好,她还有知冬和知夏。
知夏挤过人群扶住莫其姝,满脸担忧地看着她。她眼睛肿泡泡的,像两颗大核桃。
“奴婢就不该把姑娘一个人丢在那里,都怪奴婢!”知夏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一双红肿的眼里满是血丝。
莫其姝看见她哭,心一抽一抽地疼,她拿手帕擦掉她脸上的泪,温声道:“我这不是没事吗?就别哭了,这么好看的一双眼睛,再哭就不漂亮了。”
知夏点点头,束手站在她身侧。
莫其姝安抚好知夏,将帕子塞到她手里,转身看向了镇国公府府卫的头领,微微躬身道:“多谢。”带着知夏到这个地方来,定是多了不少麻烦。
领头的侍卫避开她这一礼,将问询的目光投向自家世子。
楚以渐分了一部分侍卫送莫其姝归家,带着另一群人回了国公府。
莫其姝回到府中时,府里一片风平浪静,她这个大活人的消失,没引起一点波澜。
然而她这次回来却惊动了府中所有人,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来三姑娘不见了。也可能她们早就发现了,只不过谁都不想触霉头去上报而已。
等到镇国公府的人都离开后,老夫人方才坐上主位,并着坐在左下首位置上的宁氏,看起来像是要三堂会审。
目睹这般架势,莫其姝手不禁捏成拳头,她全身都像没了力气,只能斜斜倚靠在知夏身上。
老夫人看见下方的孙女,眉毛一竖,心中满是不满,站也不好好站,一点都没有世家贵女的风范,再加上她这次失踪,败坏了侯府的名声。若是稍微有些眼色,就不该回来!
这样想着,脸上的不耐也越发明显,她清清喉咙,严肃道:“你可知错?”
莫其姝一怔,眼神一下失了焦距,她擡头看向祖母,轻声问道:“不知姝儿何错之有?”
小姑娘背挺得笔直,只抓着知夏的手握得更紧,像是握着自己的支柱,不愿放开。
看她这副倔强的样子,老夫人眉毛一皱,心头更加不耐,抓起一旁的茶盏便丢了过去,茶盏摔在莫其姝身侧,滚烫的茶水溅出,些许星沫落在她腿上,伴着之前的脚伤,刺刺地疼。
老夫人声音越发大起来,“你个孽障,事到如今还不认错!莫不是当这般多人都是瞎子不成!”
她说完这句话,止不住咳嗽起来。
莫其姝咬紧牙关,她深呼吸一口气,方才笑道:“可不都瞎了吗?”
这话一出,满堂寂静。像是没想到一贯透明的三姑娘会顶嘴,仆妇们都低眉顺眼,尽量不去触老夫人霉头。
宁氏看到婆婆发那般大怒火,忙上前拍拍老夫人的背,也向莫其姝发难,“你快些认错,没得把你祖母气坏了!”
莫其姝却是笑容更大,“那你们说说我有何错?”
老夫人被她这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气着,一下子呼吸不上,转眼就要撅过去。
宁氏见此,手忙脚乱,连声喊道:“娘,娘,您没事吧?”
她一边说着话,一边在老夫人背上一下一下顺着气。
老夫人使劲眨了几下眼,大吸一口气,“快把这孽障关到柴房去,她这是要克着老身!”
得到吩咐的仆妇领了命,朝莫其姝走去,却不想此时外间却传来一道男声,“且慢!”
男声清朗中带着高傲,有些许熟悉,莫其姝眸子微动,没有说话。
花厅门外进来四个人,三大一小,她擡眼看去,便见楚世子领着他的侍卫进来,跟在他们后面的是阿平和知冬。
他们怎么会走在一起?
还没等莫其姝思考清楚,老夫人的晕厥便好了,她笑着上前,问候道:“原来是楚世子。”
近来,镇国公府的楚世子风头尤甚,不仅是因为他的家世,更因为如今太子府的两位皇孙身子骨弱,一位常年在外养病,还有一位则深居太子府中。而太子对这个外甥宠爱有加,让不少人明里暗里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