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会成真。
她在灵石城住的这段时日,也听说过灵石的传说,但一次也没有上山来拜过这块据说从天上飞来的石头。
灵石灵石,石头当真会有灵吗?
娇杏同她说过,她便是在这座山中认识大块头。那时候她得知兄长不日便被问斩,神思恍惚之际,来到了一座奇怪的庙宇中。
那庙宇不大,有些奇怪,似是整间屋舍都用石头砌成,四周长满翠绿的树木。
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坐在庙门口。
她走入庙中,哭泣之时,从神像后钻出来个锃亮的大光头,如同天上罗汉降世。
但自从大块头入狱后,娇杏想再来石头庙里送点香火钱,找遍了山上十多座寺庙,也未曾发现那样一座寺庙。
“也许当真是罗汉降世呢。”娇杏和她说道。
逢雪手扶着栏杆,立在条僻静的小道上,隔着婆娑树影,凝视那座被锁链围起,锁链上挂着无数红布条的巨石。
怎么看都看不出有何灵异之处。
天下之大,奇闻众多,前生她走过许多地方,过得混混沌沌,昏昏沉沉,如今回想,却记不起什么了。
日后有机会游历天下,多拜访名山,增长见识,也是修行吧。
“我夫君在时,曾在石边遇见一位老僧。”
妇人的声音唤醒她的思绪,她偏头望去,华服妇人朝她行礼拜谢,“上次仓促之中,还未来得及感谢恩人救命之恩。”
逢雪看了眼这位美貌温柔,气质典雅的夫人,心中猜到她的身份,“夫人,不必客气。”
太守夫人抿唇微笑,弯起的眼眸里却并无笑意,充满了惆怅与哀思。
“那天晚上,每每想起,仍旧惊魂未定。”她轻叹了口气,虽然已过数日,想起那夜,还是变得面色苍白,“多谢有仙师救命,我几次差人来寻恩人,却没有找到你,还未来得及请教恩人的姓名?”
“青溟山,迟逢雪。”
“原来是青溟山的高人,难怪如此年少不凡,如同天神降世。”
逢雪问:“夫人方才说,太守遇见了一位高僧,却是什么事?”
太守夫人便轻声将奇怪老僧赠石之事说出,只是当时那块石头未起效用,太守便把老僧当作是妖言惑众的妖僧,还让官差去缉拿。
然而找遍整个灵石城,也不曾找到老僧。
“可是,最后我被妖怪追杀时,那块石头确实救了我的性命。”夫人微蹙起眉,“也许我取走灵石,反倒害相公为沈妹……恶鬼所害。”
逢雪摇头,“夫人不必歉疚,你相公早就被鬼吃得肚腹空空,就算不拿走石头,也救不了他,反倒送了自己的性命。”
“他管理灵石城,也算政通人和,何以至此呢?”
逢雪想了想,“……私德有亏?”
夫人沉默了。
逢雪抱臂,手摩挲下巴,“也许僧人送那块灵石,本意并非是为了保护太守,而是为了护住夫人你呢?”
太守以为和尚是妖僧,但夫人却笃定他是高僧,所以对于二人而言,一块是毫无作用的顽石,一块却是能辟邪救命的灵石。
夫人听后,默然半晌,终于勾唇微笑,“也许一切都是命数吧。迟仙师,”她从身上拿出块令牌,“救命之恩,不知何以为报,日后仙师但有用得上太渊王氏的时候,尽管吩咐。”
逢雪接过令牌,望了眼上面的古朴浑厚的刻字,心想,太渊王氏似乎是个了不得的世家贵族。
权势面前,真心算什么?难怪太守当了负心汉了。
夫人朝她盈盈一拜,又望了眼灵石,轻叹了口气,坐上了华贵的轿子,将要离开此处。
逢雪问:“夫人是要回太渊吗?”
夫人掀开轿帘,望向了她,“仙师,我先会去一趟青州……沈妹死得凄凉,我想先送她们回故乡,好歹一起姐妹相称这么多年。”
逢雪提醒道:“这年头,路上怕不太平。”
夫人抿唇微笑,“无妨的,有镇厄司的高人护送。”
逢雪蹙了下眉,“小心。”
“仙师珍重。”
……
山上转悠一圈,没有寻到娇杏说的石头庙,她也没有多么失望,转身往山下行去。
行至半山腰,她坐在地上歇脚,抬头忽然看见垂下青萝见透出张含笑的人面。
逢雪把手按在剑上,挑开青萝。
石壁上刻着一位和眉善目的老僧。经年的水滴风蚀,壁上刻像有些模糊,爬满大片的青苔,前面又有青萝遮挡,很难发现。
她看了下石壁下刻着的小子,说这位是前朝隐居此地的一位住持,名叫照潭,佛法精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