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娶个夫郎奔小康 > 分卷阅读268

分卷阅读268

拉着自家媳妇往外走,见他三婶还要说什么,周恒紧着拉了一把,对着李大成歉意的笑了笑。

周恒的三婶还有些不甘心,被周恒拽着,一时也挣脱不了,就这么被拖了出去。

这么一通折腾,饭都凉了,好在两人都吃的差不多了,只剩汤没喝了。李大成安抚住沈桥,把汤端去灶房热了,两人一人喝了一碗。

大早上不知原由的来了这样一出,两人都没心情再嬉闹,李大成收拾收拾便出了门。路过周家时,见大门敞开,院里并无争吵声,才扣了门。

周恒刚将自家媳妇哄顺,忙冲着李大成做了个手势,直到出了巷子才开口:“刚才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媳妇是刀子嘴豆腐心,她真没坏心,就是脾气急了些。”

“我们没事,刚刚是怎么回事?”李大成寻了个僻静的地方,把板车停下,才问出口。

“哎!”提起他这个三婶,周恒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媳妇多次同他抱怨,顾及他爹和三叔,又不好把关系闹的太僵,这不就出事了。

眼瞅着到了年下了,又到了走亲戚送礼的时候,旁人还好说,岳家和他两个舅舅却不能怠慢。往年都是买上三四斤猪肉,外加两个大肘子,他两个舅舅都喝酒,还要分别再加上一坛子酒。

这礼已经不算轻了,可这些年两个舅舅没少帮衬家里,他盖房子、娶亲的时候都是出钱出力,他们自然不能薄待了,让舅舅们寒心。岳家就更不用说了,他老丈人只有一个姑娘和一个小哥儿,如今都嫁人了,对他们小辈是真心实意的疼,每每过去,从来没有空着手回来的时候。但凡家里有的,都恨不得让他们带回来尝尝。

今年家里的收成不错,周恒便和媳妇商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加上些礼。李大成灌的香肠是一绝,灌好了上锅蒸一下,等吃的时候只需要放在锅里煎煎,就香的满嘴流油。

现在天冷,香肠又蒸过,也不怕放不住。他们本来商量着过几天村里有人杀猪,便买上半扇猪肉,除了送人和自家吃,剩余的托李大成给灌成香肠,也好给舅舅们和岳家送一些,尝个新鲜。

他们夫妻本是在自家院里说闲话,不巧被他三婶听了去,话里话外的说他们厚此薄彼。他爹娘还在屋里,听了这话,也没办法反驳,开口周旋,可哪里说得过他三婶,最后只能顺着话头应下。

谁知道他三婶变本加厉,生怕送礼的时候把他们三房落下,便撺掇着周恒今日就把这事定下来。周恒不肯,他三婶也不是省事儿的,自说自话的便往李大成家走,说是要替他们谈谈价,这才有了一开始的那场闹剧。

如今一闹,周恒自己都不好意思开口了,生怕再给李大成带来麻烦。李大成看出周恒脸上的不好意思,闲聊了两句,让他买好肉直接拿过来,只说自家也要灌香肠,顺手的事罢了!

第160章 埋头搞事业

年关将至, 街上热闹了不少,街道两旁的商铺早已挂起了大红灯笼,行人商贩络绎不绝, 叫卖声、谈笑声不断。

桥下还多了几个卖艺的摊子,杂耍的、舞枪的好不热闹, 其中一对父女跟前围的人最多。父亲拉着胡琴,年轻的姑娘歌声婉转清丽, 吸引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胡阳街上行人不多,与旁的街巷相比,显得冷清了几分。毕竟这条街上都是茶馆、酒肆,这类相对于高雅的场所,少了些市井烟火气。

李大成赶到青竹馆的时候,吕掌柜依旧不在,听说是知县大人相邀,去伏流山参加诗会了。

诗会?李大成心里有些疑惑,面上却没有显露分毫。账房先生脸上俱是笑意, 这笑意里夹带着几分春风得意,显然这段日子青竹阁的生意越来越好。

昨日他所说之事,账房先生并未提及, 李大成也没开口询问, 结了帐便告辞出来。

账房先生送他出门, 遇见旁边的铺子伙计, 声音洪亮道:“真是不巧啊, 掌柜的又陪着知县大人去了伏流山,我家掌柜的说了, 这些日子店里生意好,还多亏了大成兄弟, 等得了空一定好好的与大成兄弟喝上一杯。”

这话虽是对着他的,但目光却是瞄着一旁铺子的伙计,有几分炫耀的意味。

李大成淡淡的看着,这台子都搭上了,他不跟着做戏都不行,只得随口应付两句。昔日还以为吕掌柜是个审时度势的人,如今却不好评判。左右他已经尽到了告知的义务,余下的便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商户本就地位低下,平时见了官府中人,少不得遭受些刁难。如今吕掌柜好不容易得了知县的赏识,想着好好的维护着这份关系,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有些事情光用眼睛看,是看不透的,任何事情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