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麻烦,但现下已然解决。你也不必过分担心,这只商队乃是清河镇最大的三家商号,合力而为,实力可想而之,你弟弟出不了什么事。”
“多谢骆掌柜如实相告,既如此,我就安心了。”李大成道了谢,正要告辞,却被拦下。
“恕我多嘴一问,此事知道的人不多,不知告之你的人,是从哪得的消息。当然,若是不便你也可不说,只是回去还是要警告那人两句,此事切勿声张,若是真闹大了,对他也不好。”
李大成并未供出孙茂的名字,只说告之他的人是村里的一个无赖,随口编了个名字,蒙混过去。此人整日在镇上厮混,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酒后失言也是有的。
到不是他刻意替孙茂隐瞒,只是一开始,他用的就是假身份。乃是以孙大壮兄长的身份,过来打听弟弟下落的,如今也只能将错就错。
幸而孙大壮登记的时候,也只登记了姓名,并未登记籍贯。同名同姓的何其多,就算要查,也不容易。可若是提起孙茂,便又多了层信息,若真的有人要咬着孙茂不放,费些功夫查证,便可知孙大壮与孙茂才是堂兄弟,而他不过是个冒牌的兄长。
李大成不愿惹事上身,好在骆老板也并未追问。
冷风夹杂着冬日里的独有的寒意,吹的街道两旁的枯枝沙沙作响。从茶馆出来,李大成便直奔合生楼,孙大壮的事有了着落,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算是落下了,回去对孙母也算是有个交代。
至于孙茂,此人他并不熟,回去后还得打听一下。如果真的如骆掌柜所言,商队真的借着贩茶之名,私自夹带违禁品,那如此私密的消息,孙茂从何得知,又知道多少。为了免遭牵连,这事他还得盯着些。
到合生楼时,已近午时,瞧着店里的生意不错,虽未坐满,但比起以往也是有了些人气,不至于冷冷清清。伙记见他过来,知他是来取板车的,放下手托盘,便陪着他过去。
自从店里的生意好了,掌柜的精神头都比以往要足,他们本就是赵家的旧仆,见着主家好,他们自然也高兴。这日子愁苦也要过,笑着也要过,当然是笑着过更好。
况且赵家对他们不错,不仅月银从不克扣,更不曾像别家那般随意打骂下人,不把下人当人看。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家老爷够苦的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些寄托,他们心里也欢喜。
连带着对李大成也是感激的,虽说他们是各取所需,可若不是有这个契机,店里的生意也不会有起色。
板车上盖着毡布,罩的严严实实,显然是他走后,伙计帮着盖上的。李大成道了幸苦,自怀里掏出二十文钱,递给伙计。
伙计没接,他做这么点事,费不了什么力,哪里好意思收钱。李大成好歹也多活了一世,哄人的本事还是有的,三言两语的便让伙计高高兴兴的收下。
人情最是难欠,人家尽心尽力的帮忙,收些幸苦钱也是应该的。
他赶到青竹阁的时候,吕老板依旧不在,说是知县大人相邀,过府做客去了。账房先生给他结了货款,今早的事李大成并未隐瞒,细细的同账房先生说了,账房先生虽应下,但瞧着并未十分往心里去。左右他已尽到了告知义务,至于后续如何就不归他管了。
孙母还在家里,为了孙大壮的事是寝食难安,如今既然有了消息,自然得尽快回去,也好让老人家安心。
买好了所需的各种肉和兔子,李大成便往回走,路过长平街的时候,有挑着着担子的货郎,正在沿街叫卖,“秋水梨,秋水梨喽!”
“梨怎么卖的?”停下板车,李大成叫住卖梨的商贩,问了价钱。
“八文钱一个,我这可是正宗的秋水梨,皮薄水分足,甜的嘞,包您尝了不会后悔。”
冬日水果本就不易得,这个时节的梨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贵一点倒也正常。况且小桥喜欢甜的,买上几个也好哄夫郎高兴,“来四个吧!”李大成自怀里掏出三十二枚铜钱,递给商贩。
商贩整日走街串巷的,什么样的人都遇得到,能遇见这么痛快的客人不容易,接过铜钱,收进贴身的钱袋里,一脸的欣喜,热情的招呼着,“我给您挑几个大的,您瞧这梨多水灵。只要是别磕了碰了,您拿回家一时吃不完,搁上两三日也不碍事。”
李大成应下,把梨收进板车边上挂着的竹筐里,往家里走。
第157章 憧憬
小路上覆着一层枯黄的落叶, 车轮缓缓驶过,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打破了林间的宁静, 惊起了栖息在树梢上的一群飞鸟。
过了前面的土坡,离着河谷村便不远了, 隐约可以看见错落有致的房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