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本要奏!”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鲁轩眼角微微一挑,认出声音的主人——杨御史,一个以刚正不阿闻名的硬骨头。
他今日所奏何事?
竟如此不合时宜。
皇帝略有不耐地皱了皱眉,“杨御史,有何事奏?”
杨御史不卑不亢,从班列中走出,手中奏折高举过头,“臣要弹劾沈太监,结党营私,蛊惑圣听!”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沈太监脸色骤变,慌忙跪倒在地,“皇上明鉴,老奴冤枉啊!”
皇帝的目光在杨御史和沈太监之间来回扫视,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鲁轩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官员的反应,保守派官员们一个个面色阴沉,似是早有预料。
而周尚书,这位看似中立的官员,却微微垂下眼帘,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微妙的表情,被鲁轩尽收眼底。
他想起前世,周尚书曾因保守势力的排挤而郁郁不得志,如今看来,他心中早已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趁着殿内一片混乱,鲁轩悄然走到周尚书身旁,低声说道:“周大人,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周尚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微微颔首,跟着鲁轩走出了金銮殿。
殿外的空气,似乎都比殿内轻松一些。
鲁轩转身面对周尚书,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周大人,您觉得,今日之事,该如何收场呢?” 周尚书深深地看了鲁轩一眼,缓缓开口:“鲁将军,老夫只是一介书生,不懂朝堂之争……”
鲁轩打断了他的话,“周大人过谦了,您在朝中多年,深谙为官之道,岂会不懂? 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盯着周尚书,“只是不愿卷入这浑水之中罢了。”
周尚书沉默了。
鲁轩继续说道:“但有些事,并非你不想卷入,便能置身事外的。 周大人,您可想过,若是今日杨御史落败,下一个,会是谁?”
周尚书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鲁轩轻叹一声,“周大人,有些选择,一旦错过,便再无机会了……” 他伸出手,递给周尚书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今夜,亥时。
周尚书接过纸条,紧紧攥在手中,没有说话。
鲁轩微微一笑,转身离去,只留下周尚书一人,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他看着手中的纸条,眼神闪烁不定,仿佛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终于,他长叹一声,将纸条紧紧握住,转身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他去了?” 霍瑶不知何时出现在鲁轩身后,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鲁轩望着周尚书离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他会来的。”
亥时,月黑风高。
周尚书按照纸条上的指示,来到城郊一处僻静的院落。
推开虚掩的木门,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扑鼻而来,与他想象中阴暗密谋的场景截然不同。
院内,鲁轩正悠闲地品着茶,霍瑶则静静地站在一旁。
“周大人,您来了。” 鲁轩放下茶杯,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仿佛只是邀老友品茗闲谈。
周尚书心中的疑虑更深了,他本以为鲁轩会提出一些拉拢结盟的条件,甚至是以利相诱,却没想到会是这般光景。
“鲁将军深夜相邀,不知有何指教?” 周尚书开门见山地问道。
鲁轩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着桌上的棋盘说道:“周大人,可否手谈一局?” 周尚书略感诧异,但还是应邀坐下。
两人你来我往,棋局变幻莫测。
周尚书渐渐发现,鲁轩的棋路与他的为官之道颇为相似,看似保守稳妥,实则暗藏锋芒,步步为营。
一局终了,周尚书输了半子。
他不禁感叹道:“鲁将军的棋艺,老夫佩服。” 鲁轩笑了笑,“周大人过奖了,其实,下棋与治国,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如今朝局动荡,保守势力一手遮天,若不及时变革,大厦将倾,你我皆是蝼蚁。”
鲁轩的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周尚书。
他一直以来都谨小慎微,不愿卷入党争,但如今,他意识到,明哲保身已经不再是最佳选择。
翌日,苏学士举办了一场文人雅集。
众人皆知苏学士被保守势力拉拢,因此,当鲁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