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夫围着鱼塘转了两圈,眉头紧锁。
“这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啊,东生。”
李东生点点头,面色凝重。
“是啊,得想个法子,总不能让它一直这么臭下去。”
鱼塘的恶臭很快引来了村里其他人,大伙儿议论纷纷。
“哎哟,这味儿,真够呛!”
一个穿着补丁摞补丁褂子的老汉捂着鼻子说,“这鱼塘怕是废了。”
“可不是嘛。”
一个身材瘦小的妇人插嘴道。
“前几年老刘家那鱼塘也是这样,后来挖了个大坑,把废水都倒进去埋了,晒了几个月才好。”
“埋了?那不行!”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立即反驳。
“你忘了,当时埋了回头下雨渗出来的,臭水横流,变成个臭泥潭,更难弄!”
“那你说咋办?”
瘦小妇人翻了个白眼。
“总不能让它一直这么臭着吧?先不说别的,就这么弄着,咱们村以后都臭了!”
“就是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这鱼塘干脆就别要了?”
一个尖嘴猴腮的男子阴阳怪气地说。
“我看东生你干脆填了得了,省得以后再出这种事。”
李东生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放你的屁!这鱼塘是我好不容易弄起来的,填了?你赔我啊?”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一个能拿出个可行的方案。
孙大夫担忧地看了李东生一眼,缓缓开口:“我有法子。”
所有人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孙大夫。
李东生也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孙大夫,您说。”
孙大夫点点头说出两个字,“用药。”
“用药?”众人疑惑不解。
“对。”
孙大夫解释道,“我以前学过,有一种专门治理水质的药。”
“可以中和这些毒素,净化水质。不过这药材比较珍贵,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弄到。”
李东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孙大夫,需要什么药材,您尽管说,我去想办法弄到!”
孙大夫沉吟片刻说了法子,“这药叫……呃……叫二氯异氰尿酸钠,这药城里才有卖的。”
“二……二啥?”
络腮胡子壮汉挠了挠头,一脸茫然。
“这名儿可真够拗口的。”
瘦小妇人咂了咂嘴。
“但是这药可不便宜。”
孙大夫补充道,“还得配上一些其他的化学制剂,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她一边说,一边掰着手指头,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还需要高锰酸钾,还有……硫酸亚铁……”
随着孙大夫报出的药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生僻,众人脸上的兴奋渐渐被疑惑取代。
这又是“酸”又是“钠”的,听着就不像是寻常玩意儿。
尖嘴猴腮的男子直接问到关键的点子上面。
“孙大夫,这……又是城里买,又是这许多药,那得花不少钱吧?”
孙大夫停下了掰手指的动作,认真地盘算了一下。
“嗯……这么大个鱼塘,剂量小了不管用,怎么着也得……三百块钱吧。”
“三百块?!”
“我的娘啊,这都能买多少粮食了!”
瘦小妇人惊呼道。
“三百块!抢钱啊!”
络腮胡子壮汉也瞪大了眼睛。
“这……这也太贵了!”
就连一直支持李东生的老汉也忍不住摇头。
“东生啊,要不……还是算了吧?这钱都能再挖个鱼塘了!”
尖嘴猴腮的男子更是添油加醋地说:“就是啊,三百块,够我们花多久了!”
李东生听着周围人你一言我一语,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三百块!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都够再挖个鱼塘了。
他咬了咬牙,这鱼塘可是他辛辛苦苦挖出来的,就这么填了,实在不甘心。
人群渐渐散去,只剩下孙大夫还站在原地。她看着李东生,眼中带着担忧。
“东生,大家说的对,三百块确实太多了。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李东生颓然地坐在田埂上,目光呆滞地望着翻着白肚皮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