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都废了。
龚都听了辛评的分析,不禁从心里佩服这些读书人。
他们不仅通古博今,看问题也是极其深刻,谋算更是深远。
如果当年的黄巾军有如此深谋远虑,可能就不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了。而是“苍天已死,黄天已立”了。
自己和刘辟大哥如果早有这样的军师,哪里还会在南阳东躲西藏,如丧家之犬一般?
看到了差距,龚都对雍凉两州的世家大族,尤其是统领雍凉两州世家大族的裴茂,包括眼前的辛评,都产生了敬畏之感,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
可辛评也有想不清楚的地方。
雍凉两州的世家大族,最有名望,也是最顶尖的,便是弘农杨氏。
可弘农杨氏只是告知了他们两个隐密粮仓的位置,而且还是很隐晦告知的,却不愿意加入到匡汉军。
当然,用杨氏的话来说,因为杨彪为首的很多杨氏族人,都被困于京都。如果他们参与了匡汉军,那些族人便都无法活命。
可这个理由又似乎有些站不住脚。
因为如果杨氏要加入其中,完全可以提前通知京都中的杨氏族人,然后如裴茂一般辞官回乡。
今晚是上弦月。
皎洁的月光下,从函谷关以东望去,函谷关仿佛是尊横亘于前、张着血盆大口的巨兽,随时要吞噬靠近它的任何事物。
御林军的军营,如同往常一样,巡视哨在昏暗的火光下来回溜达着,军中的更夫有气无力地敲打着手中的竹筒,时不时来上一嗓子,报着时辰。
睡梦中的龚都和辛评,都突然被麾下将士的喧嚣惊醒。
怎么了?
两人都是一样的动作:揉了揉眼睛,翻身坐起,一股起床气在胸中酝酿。
两人走出房间,相互对视一眼,刚想发声喝问,便有一个亲卫惊叫起来:
“将军,军师,不好了。护民军从东西两面,已经攻上了函谷关城头。我们已经被堵在函谷关城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