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最强教练 > 第三百零七章 无作为的反衬之四

第三百零七章 无作为的反衬之四

都在说,足球是一个团队项目,团队项目要取得成功,执行力是核心动力,尤其是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时最为关键。外界围绕着“执行力”的论述有无数,但为什么华南虎有如此执行力、而中国足协却没有这样的执行力?当中超其他各家俱乐部也在跟进、也在模仿、也在复制“华南虎模式”时,为什么依然难以撼动“华南虎王朝”?因为“执行力”是谁也无法模仿与复制的。因而,华南虎队的成功,恐怕绝不仅仅是“砸钱”的问题。于是,华南虎与国家队的战斗力差异为什么这么大?答案似乎已经很清楚了。

五、人的胸怀与体制的借口

我们可以说,徐建华作为一个商人,当初“抄底”介入足球“是有所图”,不管是政治上还是商业利益上。这很正常,而且商人永远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这是商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当中国足协的那些领导们坐到足协的领导位置上时,明知道自己不喜欢、却依然还要心安理得地坐下来,恐怕不只是因为要“服从组织的安排”那么简单。可是,同样是在搞足球,建一线队的同时也要建梯队,华南虎因而建起了自己的足校。但是,徐老板更清楚:如果没有一线队的竞技成绩作为基础与保障,足校规模再大也将无人问津,其他非足球领域恐怕也难以“有人买账”。

反观中国足协,在最应该负责与承担起责任与义务的国家队等各级国字号队伍建设上,反而是“不闻不问”,只有到比赛时才会现身、讲话。日常时间里,反倒是热衷于各种校园足球活动,一个领导去了还不够,还要去两个、三个,一个走了之后另一个还要马上跟进。日本足协也重视校园足球的普及与发展,但是,日本足协的几位主席,有多少人不断出现在各种校园足球的活动场合?相反,日本足协组织起了“高元宫杯赛”、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让学校球队有机会与职业俱乐部的同龄梯队有机会交流。

换而言之,该中国足协去做的事情不做;不该中国足协操心的事情,却甚为热衷。如此本末倒置,不仅中国国家队进入12强赛仅存于理论上的可能,2000年龄段国少队连亚少赛决赛阶段比赛都没有资格参加,这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这些年来,中国足球每况愈下,最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体制说”,只要一出现问题,随便都可以往“体制”上推,却始终不愿意正视“人”的问题。当萨塞尔说“中国球员一点都不差、是中国人带着我们几个外国人走到今天这一步”时,或许有恭维的成分,谁让他是“老江湖”呢。但是,当他在率队二度问鼎亚冠后说“中国人很聪明、很好学”时,这绝不是恭维,而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为什么到了中国国家队就不是这样?这恐怕更多地是中国国家队的管理者——中国足协——里的领导人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一个领导人的胸怀决定其是否具备成功的可能性。单就一个华南虎而言,我相信徐建华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恐怕根本就无法与中国足协相比。但中国足协在拥有如此多资源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利用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谁都很清楚:中国足球过去20多年来,在仅有的几次成功之中,都少不了张吉龙的影子。如今中国足球“脱钩”了、没有了“体制”的束缚了,可张吉龙又在哪里?中国国家队征战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张吉龙作为亚足联第一副主席兼亚足联裁委会主席,中国足协想到过用好张吉龙这张“牌”了吗?当中国队在家门口主场遭遇对方禁区内手球、裁判都不判点球时,我们事后抗议又有何用?

所以,华南虎的成功,或许有其特殊性,而且也不是说因为华南虎队在绿茵场内取得了成功,记者就认可华南虎队绿茵场外的做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华南虎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人”在其中扮演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中国足协呢?领导人缺乏应有的宽广胸怀,嫉贤妒能、热衷于搞自己的“小圈圈”,注定了中国足球只能是最大的受害者。

去年在泰国曼谷进行的亚少赛小组赛中,1998年龄段国少队先后以0-3不敌澳大利亚和日本,提前遭到淘汰。出局之际,很多人认为输球的原因不只是注册人数太少,球员踢得不够好等,还有中国足协的不作为。

日本和澳大利亚在8月26日抵达曼谷备战,国少却在9月3日晚才从深圳出发飞往曼谷,而且还是分为两批乘坐不同的航班,负责接待的亚足联代表不解的问:“中国队是来参加比赛的,还是来干什么的?从未见到过一支参赛队参加洲际大赛是如此安排的!”足协对国少这样的安排影响了球队的休息,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