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体彩半数资金用于青少年!
相比于韩国足球对青少年足球的投入,中国足协真的应该感觉汗颜。据了解,韩国体育乐透彩票等收益的基金有一半都用于支援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校级足球队的运营和发展,这在中国足球界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另外,韩国足协会定期开办教练、管理、产业等各个方面的培训班,培养各式各样的足球人才,国家队集训期间也会召集青年队的队员们一起训练和学习。足协层面之外,很多联赛的俱乐部也会义务性开设青少年的足球训练班,保证喜欢足球的孩子们可以免费踢球。
中国足球每次失败之后总是痛心疾首地进行总结,但总结来总结去,始终没有从根本上为中国足球带来变化。
在中国足球圈,有个名词叫“恐韩症”。对于中国足球为什么会有“恐韩症”的说法,作为第一批“恐韩症”的制造者,李章洙前日表示他不太明白,因为韩国球员与中国球员没太大区别。那与中国足球相比,韩国足球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制造出差距?
传承球员教练都能在这成长
韩国队现任主帅洪明甫,被外界认为是韩国足球史上成就最高的中后卫。按李章洙前日的描述,在19岁进入韩国队时,洪明甫干得最多的就是帮他提球鞋,因为洪明甫只是球队的替补队员。而在目前的韩国足球圈,出色的职业球员退役后成为著名职业教练的人比比皆是,前有车范根后有洪明甫。
对于这个问题,曾担任多年足球记者,后转为经纪人,成功将多名韩国球员和中国球员运作到两国联赛效力的宋青云曾经说过,“这还是传统和习惯的问题。你在首尔看看,据我了解,车范根在首尔至少开办了6所足球教室(类似中国的足球培训班)。他担任总教练,具体的事务都由更年轻的退役运动员去做,这样相当于他一个人带了很多徒弟。然后韩国足协教练员委员会根据这些年轻教练带球员的成绩,再进行系统的培训……”事实上,洪明甫也走着相似的路,在退役后他从韩国青年队、国奥队再到国家队,一步一步走到教练员的顶峰。
韩国足协对足球教室也异常重视,他们定期都会派教练员委员会的成员到这些地方指导训练,也带一带这些年轻的教练员,这样能保证教练员的成长学习和球员水平的提高。
环境整体气氛很好家长热捧
在韩国读书6年的崔星对韩国的足球教室也印象深刻,“全州不大,但足球教室非常多,这些足球教室都是由退役的运动员开办的。职业俱乐部几乎所有的球员都是从足球教室里选拔的。”目前中国队退役国脚马明宇、姚夏等人,也在搞青少年球员培训。但在开办足球培训班时,姚夏等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场地,这点在韩国看上去却不是问题。
在首尔,所有的公共体育场都会向社会开放,当然也需要收取费用,崔星表示:“全州的体育场踢半个小时5人制,大约需要2万韩币(人民币110多元),这点钱分摊到10多个人手里,根本就不算什么。大家也不会在意这点钱,公共的体育场国家都是直接补贴,收费基本都是象征性的。我们周末要踢球,一般都是大人和足球教室的小孩争场地,但基本会先满足小孩训练。”宋青云则解释说:“公共体育场,包括俱乐部自己的球场,都对足球教室有倾斜,收取的费用都很低。其实如果进足球教室,家长交费并不便宜,但是很多家长还是愿意送孩子去,这可能就是理解不同。比如全北现代俱乐部,他们就从全北的足球教室里选拔好的球员组成自己的梯队,然后集中在一个学校读书,或者是以一个足球教室为基础,补充好的苗子。这样他们的梯队就很多,最后再从这些梯队里挑队员。”
出路,球踢得好就能读好学校!
在中国,许多孩子踢球踢到中学阶段就陷入两难,巨大的升学压力让不少家长不得不让孩子放弃踢球。而在韩国,很多家长都梦想孩子能踢好球,因为一旦球踢得好,升学问题也有解决的机会。
在韩国有职业联赛前,韩国足球的联赛叫大学生联赛,他们仿效了美国nba模式,每所大学都组建自己的校队,而这些队员全部都是足球踢得好的球员。无论大学的名气多大,都需要去抢生源。现在韩国足球进入职业联赛时代,但这样的传统丝毫没改变,每所大学仍希望能去找足球踢得好的学生,去参加大学生联赛。只不过因为职业化,导致大学生联赛的水平有所降低。“足球踢得好的孩子,在升学上会受到很大的照顾,基本上如果你球踢好了,就不愁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