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丞相欧阳名挺身而出:“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多年未曾回宫,此番前往御下房探望陛下,只为一解父子相思之苦。”
“此乃人之常情,更是彰显出太子殿下的至孝之心!微臣认为理应即刻取消对太子的禁足处罚。”欧阳名毫不犹豫地力保太子道。
自家闺女认了王心瑶作为姐姐,眼看就将要成亲了,而且所嫁之人正是她心心念念的罗青。
仔细想想,这一切肯定少不了王心瑶的帮忙。
而王心瑶甚至还帮助解决了困扰朝廷的粮食问题,这里面想必也少不了太子殿下暗中相助。
如此一来,这个忙无论如何他都一定要帮到底才行。
再说太子在禁足期间未经传召私自前往御书房,陛下对此并未发表任何意见。
反倒是朝中那帮迂腐不堪的老古董们胡乱猜测个不停。
哼,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担心和谋划些什么!
他身为文官之首,看待问题自然会比其他人更为全面透彻一些。
有时他甚至忍不住想要当面跟那几位老古董说道说道。
他们真应该学学自己父亲,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修身养性才好。
别整天倚老卖老,到处指手画脚的,简直就是迂腐至极!
只可惜,这些话也就只能在心里头嘀咕嘀咕罢了。
毕竟,那几位都是与自己父亲同辈的人物,万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得罪了他们,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赵风紧接着迈步而出,拱手施礼,高声附和道:“臣附议,恳请陛下取消太子禁足之事!”
与此同时,工部尚书罗铮亦毫不迟疑地跟随着站了出来,声如洪钟般说道:“臣同样附议,恳请陛下取消太子禁足之事!”
罗铮是罗青之父,关于自家儿子在南湖县的经历,虽说罗青回京之后并未过多透露相关细节。
但凭借着一些只言片语,罗铮多多少少还是知晓自家儿子与太子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
此刻的周云溪立于朝堂之上,正焦急的看着事态的发展。
他前天就得知太子赵浩轩已然回京的消息,急切地想要前去寻找太子,以便详细了解有关赵魅儿的情况。
怎奈太子刚回宫就被禁足,以至于时至今日,他始终未能如愿见到太子赵浩轩一面。
尽管他是禁军统领,手握重兵,看似威风凛凛,但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其地位着实低微得很,可谓是人微言轻!
此时此刻,他只得将满怀期望的目光,投向自己那位身居高位的父亲,也就是兵部尚书周宇瀚。
他满心期盼父亲能够念及父子之情,站出来为太子殿下美言几句。
怎奈事与愿违,周宇瀚对于儿子求助的眼神竟然视若无睹,仿若未闻一般。
这位兵部尚书周宇瀚依然坚守着中立的立场,绝不轻易卷入任何纷争之中,始终保持着一副置身事外的做派。
不仅如此,就连那户部尚书楚雄亦是如此,同样选择了明哲保身,对这场激烈的争斗采取观望态度。
而刑部尚书杨晨德呢?虽说早已拟好了圣旨,但由于他刚从偏远的南湖县风尘仆仆地赶回京城,皇帝赵帼安特许他三日之后再入朝任职。
如此一来,整个局势愈发向着不利于太子赵浩轩的方向发展,使得原本就处于下风的太子一方,更显得势单力薄。
好在关键时刻,有丞相和两位尚书力挺太子,赵帼安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毕竟在被禁足期间私自外出,甚至是跑大御书房大呼小叫,这件事其影响可谓是可大可小!
若要从严重的方面来看待此事,那就是公然违抗圣旨。
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并追究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最为严重的情况便是直接失去了太子之位,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贬为庶人。
如果运气好一些,事情或许会从轻处理,也许只是受到一番斥责和警告,最终能够不了了之,不再追究下去。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赵帼安缓缓开口说道:“太子御前失礼之事,的确做得不对,诸位爱卿要求严惩,朕对此亦表示认同。”
一听这话,赵煜城的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然而,还没等他高兴几分,赵帼安话锋一转:“不过嘛……欧阳大人、罗大人以及赵大人所言也不无道理啊!”
说到此处,赵帼安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办吧!将太子的禁足期限再延长五日,权当是对他此次过失的惩戒,也好让他以此为戒,日后行事多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