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在国外出版。”
王副局长:“啊!?”
11人的规模真不算大,国外都是各家出版社各自为政,一个小国可能会有多家出版社出席,一个出版社就是几个人。
和中国的人口以及图书数量相比,十个人显然是不够用的,而且缺席了非常重要的作家。
希望这次自己去这一趟能多卖一些版权,说不定能促使文化部明年多带一些作家出去。。
不过对于自己的那些严肃文学小说能否成功出海,魏明也确实心里没底。。
接下来魏明又跑了一趟外文局的外文出版社,想要拜访一下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接下来要合作,少不了要经常联系。
到了外文出版社,魏明首先找到了叶君健先生,魏明看的《安徒生童话》就是他翻译的,两人在作协的一些活动上见过。
叶老不仅是我国着名的小说家丶翻译家,也是长期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宣传家,还担任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
《中国文学》这部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份面向西方读者,翻译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国家级大型对外文学刊物就是他筹备创建的。
他是外文出版社的定海神针,这次外文局两个出国名额里就有他一个。
而且叶老还参与了伟人诗词的英译工作,联合钱钟书和英国专家历时十年完成了37首诗词的翻译,包括伟人诗里的那句“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是他翻译的。
只不过翻译的英文太长,作为《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英文书名不太合适,老头带魏明去找杨宪益夫妇的时候还在讨论这本书的英文译名。¢E?¤Zμt小?说-_%网?£? ?°?已?@1发,?布|最?×@新!?章′?(节!
然后到了杨家,魏明都没来得及跟两位翻译大家寒喧,就眼睁睁看着两个中国老头,
一个英国老太就书名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他们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语速还挺快,而且经常从一个问题突元地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上。
魏明虽然能插上嘴,但跟不上他们的节奏,看到厨房里有食材,干脆给他们做了顿午饭。
直到开饭,两位主人才意识到冷落了魏明这位客人,连忙道歉。
魏明表示:“大家也都是为了我这部小说的翻译,我开心还来不及呢,翻译工作我不懂,如果有什么关于小说内容的疑惑两位尽快找我,等会儿我把电话和家庭住址留给二位。”
“那小魏你有没有创作笔记啊?”杨宪益先生我呢。
“有的,好几个本子,明天我给您送来。”
“好好好。”
接着戴乃迭又对魏明的厨艺表示了肯定,对于英国人,这就是佳肴!
饭后,叶老陪魏明下楼的时候,魏明还是问了一句:“我看两位先生的身体似乎不太好,这种规模的翻译工作会不会对他们不太友好啊?”
叶老和杨老年龄相仿,戴乃迭要年轻一些,但这对夫妻看着状态可没叶老好。
叶君健叹息:“不是身体不好,是精神不好,前两年他们的儿子自杀去世了。”
“啊!?”
然后叶老讲了一下在那个荒唐年代发生的荒唐事。
就因为戴乃迭是英国人,这对夫妻被扣上了“特务”的帽子,双双收监,无人照顾的一子两女也跟着遭罪,尤其是儿子,经过那十年的折磨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也就是疯了。
尽管两人夫妻把他送到英国治疔,但最终人还是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肯定难过。
“这种事有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为了不让他们去想那些事,我给他们安排了很多任务作,前阵子刚刚翻译了几篇《聊斋》,听夏老说起《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英译工作,我就想起了他们,让他们多为你的作品操心,就能少一些胡思乱想。”
魏明也跟着叹息,其实叶老在那些年也遭受了很多不公平待遇,只要跟外国人沾边的都是重灾区,当年外文局死的人太多了,但当魏明问起那些年,他只是一笑而过。
“向前看吧,我们总算等到了好的结果。”叶老又想到了他的好友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