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深不可测的李文书,《兵渊》蜕变契机
李砚知收起卷宗,起身开门。~x?h·u/l_i-a\n,.+c/o′m_
“是你们?”
门外,是郑子安和李已。
“见过李文书。”二人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进来吧。”李砚知让开位置,示意二人进来再说。
郑子安率先开口道,“我们在研读《筑基三境宝经》时,有些地方讨论了许久,还是没能论个明白,所以过来询问。”
“恩,你们说。”李砚知点头,给二人倒了杯茶水。
这可让郑子安和李已大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天知道他们在面对李砚知的时候,心理压力有多大。
之前在琅琊院外的战斗,李砚知给他们的压迫感几乎达到了顶点。
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一个观想出来的神明虚影,就将他们轻松镇压。
现在李砚知不仅没有对他们冷眼相对,还主动给他们倒茶。
郑子安心里竟升起一种,被长辈重视的窃喜之感。
反应过来之后,又觉得羞耻难当。
简直离了个大谱!
他定了定心神,说道,“按照李文书所言,筑基三境,分别为炼体丶筑台,
以及烽火。”
“炼体之境倒还好说,李文书也说了,可以借助异兽血肉,宝药丹药快速提升。”
“到了筑台境,需要在丹田筑造登天台,同时要沟通五脏,凝练天脉,这样才能稳固登天台。”
“这也没什么疑问,李文书在宝经中明确记载了两种路径,还可以借助五君丹,乃至五帝丹,加速五脏之气的蕴养。”
“但是到了烽火境,需要以全身气血为薪柴,点燃烽火,映照内景。”
“可道家内景的位置并不固定,甚至不同人开辟的内景都不一样。”
“若是无法捕捉到内景,烽火将会一直燃烧下去,这样必定会对身体造成极大负荷,甚至有可能直接气血干枯而亡。”
“这个问题,不知李文书该如何解决。”
郑子安的问题,涉及到了初境连接二境的关键一步,直戳关键。
修行者迈入烽火境后,一切都是花团锦簇,无论是肉身体魄,还是力量,都会比之前强大太多。
但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如李砚知这般底蕴深厚者,自不用担心,可以支撑很久。
若是有大量气血宝药滋养,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_咸^鱼*看¨书_ `最*新.章!节,更_新/快^
但一个没有什么根基背景,资源贫乏的普通人,迈入烽火境之后,最好要立刻冲击二境,开辟内景。
否则时间一长,气血干枯,烽火熄灭,对修行者而言,是难以逆转的可怕伤害。
所以,最好要给所有修行者,一个最基础的内景之地,可以让任何一个修行者,都能够尽快过渡。
但偏偏内景,在道家的记载中,颇为玄乎,甚至可能并不依附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只存在于思想脑海里。
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法门。
这对一些有根基的人来说,自然可以提前准备,但对普通人而言,这一步恰恰很难迈出去。
一旁的李已也点了点头,整体而言,《筑基三境宝经》堪称浑然天成,而且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描述,和修炼后的情况对比。
他们这些钦天监监生,一开始在看到炼体境时,还不以为然,认为只在适用于普通百姓身上,有独到之处。
但在看到筑台境之后,就开始感受到压力了。
登天台,开天脉,淬真元,每一步都带着令人感叹的奇思妙想,偏偏提升又惊人无比。
当真是一步一登天。
到这一步,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人认知的初境极限了。
可这还只是筑基三境中的第二境。
第三境,更是将所有积累全部燃烧,将自身实力直接提升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