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七那一摊子,玻璃和水泥都已经生产出来了,只不过工艺还是差点,玻璃里还有少量的气泡,颜色调配也不到位。¢兰~兰*文*学\ ′首~发~
这些只能在后期生产中,再慢慢改进。老七已经在着手建立生产线,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但是缺人啊!普通劳动力不缺,但是负责研发和改进的工匠少啊!
戴梓的身体调养的差不多了,后面的火器研发也需要人,总不能让老戴自己手搓吧?而且每个行业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会涉及到其他很多方面。
唉,看来不止是21世纪,啥时候都缺人才!把老三诚亲王允祉提溜出来,让他负责专业人才选拔。
现在的科举,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比较偏文科,数学也考,但考的很浅,物理化学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那些兼职炼丹的道士,其他人,除非是自己感兴趣,家里又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不然那是边都摸不到。
四大爷让老三选的,就是理科人才,允祉领了这差事,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虽然博览群书,但对这些理科知识也没有深入研究过。
为了把差事办好,他先是找老七和戴梓沟通了一下,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定下一个标准,还从工部找了不少人,大家在一起整出了三张试卷。£?微2趣:小[?说#_? $免.费(\{阅±[读′°
科举体系目前是比较完善的,众多学子考上进士以后就基本都能当官,可他现在负责的人才选拔,却没有一个明确说法,他只能和自己的门人商量出来一个章程,先呈给四大爷过目。
四大爷看过之后就觉得,要不说是“九龙夺嫡”呢?整个大清的气运,怕不是都集中在他们这波兄弟身上了。
这些兄弟各有各的本事,要是投胎的时候能分开投,大清估计也不会是最后的结局了。
不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卷,还是有用的!要不是有那么多优秀的兄弟在旁边杵着,他们估计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四大爷仔细审阅着老三呈上的章程,结合空间里的一些资料,对其中的各项细则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让老三回去再完善完善。
与此同时,老七那边的生产线建设也遇到了新问题,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紧张起来,原材料倒是不缺,可这运输实在是太慢了。
老七赶忙进宫向四大爷汇报此事,看来,修路已经成了眼下最紧要的事了。;?三t叶o屋?2¢ ?追¤?]最£新e=)章}节?§
和老七确认了水泥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大把的金银撒出去,招人,加大水泥的生产进度,同时从京城向周边辐射铺路。
先铺官道,四大爷还专门交代了伸缩缝预留的重要性,现在可是古代,路上行驶的都是牛车和马车。
这要是哪年夏天天太热,路面“嘭”的一下翘起来了,古人可不知道啥叫科学,遇上一次,他们会觉得这是不是遭啥报应了!
要是遇到的多了,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不是“天罚”?是不是皇帝老儿不做人了?老天给的预警!为了避免后面的麻烦事,这伸缩缝一定得留好。
皇权社会的老百姓,对上面下达的命令,那是坚决执行,新铺的水泥路根本不用围啥护栏,警示牌的,没有那敢脚欠的在上面留下印记。
为了保证交通不受影响,老七修路也是和后世一样,一半一半地修,不过修的同时,顺便把官道拓宽了不少,反正四大爷现在不缺钱,人力又便宜,人不够就招!
有着戴老爷子搞出来的简易“炸药包”开山碎石,以及四大爷的支持,修路工程迅速启动。一时间,官道上热闹非凡,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老七每天都亲自到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而老三在完善章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有些官员觉得选拔理科人才的做法太过新颖,怕是会坏了祖宗的规矩。
四大爷能搭理这些迂腐的官员,那不可能,啥叫祖宗规矩,再过200年,他说的话也算祖宗规矩!
有了四大爷力顶,允祉在京城张贴告示,广纳贤才,承诺给予丰厚的待遇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告示一出,倒是吸引了不少对理科感兴趣的学子和工匠前来。老三亲自对这些人进行考核,出的题目都是与物理、化学、数学相关的难题。
但光京城选出来的人才还远远不够。他又派人去各地的书院和学府进行宣传,多地同时进行选拔。
理科和文科不同,这玩意,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倒是避免了舞弊的发生,毕竟就算你考试通过了,到时候进了工部,你是真得上手的。没哪个人会干这抄家灭族的傻事!
很快,老三那边的人才选拔就有了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