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差人送到了山上,据说是从海里捞出来的螃蟹嘞。
梭子蟹肉多肥美,李氏就没有加任何调味品,只放到锅里清蒸,然后调了姜丝醋汁,让孩子们沾着吃。
新鲜的螃蟹比花雕蟹要受欢迎的多,新鲜的梭子蟹抓住最后一条蟹腿一掰一扯,雪白的蟹肉就扯了出来,鲜甜的蟹肉紧实弹牙,蘸着醋汁更是多了一丝清爽的回甘,喜宝享受的眯起了眼睛。
伴随着外面的鞭炮声音,大槐村家家户户举杯畅饮,托赵家的福,今年大槐村的村民们饭桌上,都见了不少荤腥。
而远在波斯的赵二郎远远望着家乡的方向,被晒得黝黑的脸上满是说不出来的滋味,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也是第一次没回去过年。
波斯国人不过年,只有他们这些异乡人才知道今日是何等重要的日子。
商队里同行的人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等到明年就能回去了,到时候衣锦还乡,风光气派。”
一群过年回不了家的人凑在一起也热热闹闹的,在客栈里喝酒打牌:“就是啊赵二哥,咱们这一趟,最少能挣这个数呢。”另一人举起手指头比了个数。
“这还不算你自己带来的东西。”
赵二郎自己带来的东西他看着都眼馋。
得亏赵二郎是老爷让照顾的人,要是跟着不靠谱的小商队,手里攥着这么多好东西,早就被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莫要说那么多了,来来来!喝酒喝酒!”一个大汉过来搂住赵二郎的肩膀,往赵二郎手里塞了个酒杯:“咱们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过年,不醉不归!”
赵二郎闻言,沉闷的心情散开了些,整理好情绪笑着举起酒杯道:“承蒙兄弟们一路以来的照顾,这杯酒我赵二郎敬兄弟们,我不识几个字,算个大老粗,想说的话都在酒里。”说罢,仰头一饮而尽,引起一片叫好声。
“来来来,还不快给咱们赵二爷满上。”
在屋里站着的侍从闻言立马拿着酒壶,笑嘻嘻的往赵二郎的杯子倒酒,嘴里说着吉祥话:“祝赵二爷荣华富贵年年顺,吉祥如意事事成。”
赵二郎笑着点头,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碎银,扔给那侍从:“借你吉言,拿着买身新衣裳去吧。”
那侍从不停地作揖,脸上的笑容像绽开了花儿一样。
喝下手中价值不菲的黄金葡萄酒,心道:也不知道家里有没有想他,小慧还生不生气。
.................................手动分割线.............................................
大年三十过后,就是各家走动拜年的阶段了。这些跟小孩子没什么关系,兰娘不让自家的孩子到处去拜年,一连串的孩子就跟赶着去要压岁钱似的,让人说吃相难看,而且他们家现在也不缺这点铜板。
只让孩子们去给李伯磕了个头就算完事了。
赵家李家今年在山上过的年,都没回老宅,过年阿峰说不用训练了,喜宝跟李修早上好不容易睡了个懒觉。
孟氏等人都要吃早饭了,她把昨晚吃剩下的菜往桌上放,见天色不早问道:“娘,我去叫喜宝起来吃饭吧?”
兰娘闻言摇头:“叫她睡吧,去年一年把她忙的够呛。”
想了想又嘱咐道:“锅里留些干净热乎的,等你妹妹醒了再吃。”
孟氏“哎”了一声,转身去了厨房。
等到赵家人吃完早饭了,喜宝才悠悠转醒,她坐在床边,心里默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清醒了会儿后,才慢吞吞的下床洗漱。
她穿上娘给做的新绣花滚边红棉袄,新袜子新鞋,再背上大蝴蝶双肩包,叫马翠儿进来帮她扎了两个花苞头,就一路小跑出了房门。
兰娘等人刚吃完饭,见小闺女打扮的跟个喜娃娃似的进来,不由满意的点头,这身衣裳衬得闺女更加灵秀可爱。
喜宝吃完饭后就跑去李家找李修了,今日约好了一起去山下玩,顺便回来骑马,金云习风好多天没出去跑跑了。
李修带着阿峰,喜宝带着马翠儿就下了山。
“喜宝——小修哥哥!!”狗蛋早就在门口等着了,见他的好朋友远远地跑过来,高兴地不能自持,也迈着步子跑去。
“狗蛋!!”喜宝跑来。
两人像以前一样手拉手欣喜的转圈。
李修扶额,这两个人只要聚在一起就总是这么活泼。
喜宝见李修孤零零的站在那,一把抓住李修的手,一起转。
狗蛋丝毫不觉得别扭,抓起李修的另一只手,乐颠颠的叫:“小修哥哥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