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
白灵溪点点头。
沈歌三人找到了裴飞鸿,四个人一同在学校餐厅吃了饭。
“沈班主,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是不错的吧?”
裴飞鸿向沈歌问道。
沈歌点头,“基础功底都很扎实,有不少学生让人眼前一亮。”
“那个唱《打龙袍》的学生不错,唱的也有味道。”
白绍礼说道。
白灵溪补充一句,“那个学生叫童鸿才。”
“嗯,这个学生我知道,”裴飞鸿点头,“他学的是传统李派老旦,底子不错,在学院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是性格比较内向低调,跟其他学生接触不深。”
“还有那个叫张学文的,裴教授你知道吗?”
白灵溪问道。+小*税/宅/ _耕.辛`醉′全*
“张学文,他呀......”
听到这个名字,裴飞鸿笑了笑,“怎么能不知道呢?当初有一次给这家伙拉弦的时候,就记住了,我是没想到学校里还有对关正明的唱法有兴趣的。不过这小子也确实有那个实力,模仿得有模有样的。”
“下午应该还有厉害的选手登场吧。”
白灵溪道。
“有。”
裴飞鸿点点头,笑着说道:“叶院长这些年一直深耕教学,在这些学生们身上付出了不少心血,这次国戏杯大赛也算是检验他教学成果的一次机会。”
“那我就要摘取这叶院长付出了大半心血的果实了。”
沈歌开了句玩笑。
“哈哈哈,”裴飞鸿爽朗一笑,“如果沈班主真能把这些学生招入戏班,那我想文轩肯定没什么意见。不管进剧团也好,加入戏班也罢,都是为梨园行提供新鲜血液,殊途同归。”
毕竟沈歌能借着这次国戏杯大赛的机会在戏曲学院招人,就是叶文轩一手促成的。
吃过饭后,距离下午比赛开始还有些时间,白灵溪提议在学校里转转,这还是她第一次来燕京戏曲学院。沈歌上次来过一次,不过在唱了一曲《梨花颂》后就走了,没逛完。
此刻闲来无事,便在校内逛了起来。
校内戏曲文化氛围浓厚,随处可见与京剧相关的画作。路过一间排练室,从中传出阵阵锣鼓和唱腔。白绍礼透过窗户往里面看了一眼,悠悠道:“虽然我常说不喜欢听现在年轻人的唱,但是看他们现在排练的这股认真劲儿,还挺让人感慨的。”
裴飞鸿应道:“戏曲传承,靠的就是这些年轻人。只是如今大环境不同了,愿意沉下心来学戏的孩子,越来越少咯。近来学校的招生人数可是逐年下降。”
这时,旁边路过的几个学生其中一人忽然对着沈歌这边开口打招呼道:“裴教授好。”
裴飞鸿微微点头回应。
“您......是沈歌吧?”
随后这名女生转头问道。
“你认识我?”
听到沈歌这句话女生捂嘴笑了,“你在网上这么火,谁不认识?你在学校唱《梨花颂》的那晚我当时就在现场。”
“你就是学校发的通知里,今天要来招聘的负责人吗?梨春楼,群里很多同学都说要加入,我也想试试,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
“当然有机会,下午比赛结束后,你可以来参加试戏。”
沈歌回应道。
“好。”
女生点点头。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白灵溪对沈歌道:“看来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这还没开始试戏呢,就有学生主动找上门。”
下午时分,比赛再次开始。
初登场的演员是一位武生,这选手身穿黑色箭衣,腰系大带,厚底靴沉稳有力地踏在舞台上。他这一段没有唱,单纯是动作表演,云手、踢腿、亮相,潇洒干脆,看起来很是亮眼。
“好!”
台下有人叫起好来。
戏班有句话说“没有武戏,不够一卖”,意思是说没有武戏,那就没有观赏价值了。武生在表演动作时要做到“艺到技随,形开神现”,这段《挑滑车》是经典的武生戏码,难度不低。
但就在表演即将结束时,“跺泥”接后手翻,这位武生演员的身子却突然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场上寂静片刻,随后响起了零星的议论声。
不过选手很快调整状态,将最后一个动作做完,这才向台下鞠躬。
这番表演对于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