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工部其实影响不大。
但是空印案,对工部的影响还是巨大的。
麦至德,毕竟是侍郎。
他手下那些个员外郎,那些个郎中,基本都抓的抓撤的撤。
虽说这样是终于让那些实干派,重新掌了权。
但是……其后果也是相当明显。
那就是根本不够人手。
宫墙外无需走多远,便是六部的衙门。
其实不止六部,应当说是应天府大部分衙门,都在这几里宫墙附近。
方便大伙开工嘛。
所以,当朱安宁来到这里时。
工部正在衙门里讨论事宜。
或者说是,吵架……
“赵大人!事不是这么办的!”有官员把帽子都甩到了地上,满脸的愤懑。
“孙大人,你这脾气莫要这么暴躁,我们有事好商量……”
只见赵集是满头大汗,在那劝架。
“孙全,你什么意思?来赵大人这里耍泼了是么?营缮司不就是负责募集工匠么?你自己募不全,还有理了?!”
一旁的另一个官员,也是把帽子丢到了地上,说得是冷嘲热讽。
“刘宣得,你莫要欺人太甚!!!就你当好人是吧!你都水司把附近几个富庶地方这一年的徭役都用完了!用完了!现在的工匠都是募集的民匠,要发钱银的!而且我营缮司修仓库就不要工匠,不要民夫了是吧!!!”
只见孙全和刘宣德是吵得不可开交。
旁边却还有个喝茶的人在那添柴火。
“诶,孙全,你要民夫还是要工匠嘛,民夫是我屯田司管的,你把刘宣德八辈子祖宗都给骂了,他也调不出民夫来给你嘛。”
晁超是嗤笑了两声,明显和两人都是不对付的样子。
让赵集是脑袋突突疼。
“晁大人,你就少说两句吧……孙大人,刘大人,你们别急,人手不够,我再想想办法,大不了我再去问陛下和太子要点钱银,给你们再募集些人手?”
明明是个尚书,在三个郎中面前,赵集却是态度非常谦卑……
因为,他知道三个郎中,这段日子,实际上是很苦逼的。
都水司从年中开始被安排了一堆水利工程。
到现在别说修完,十分之一都还没搞定……
营缮司是负责工匠和物料的,天天被其他三个司最要人要物……孙全熬到现在还没癫,赵集已经是很佩服这江东老哥了。
至于屯田司,本是不关他什么事的,但是虞衡司都水司营缮司是直接就分完了工部的资源,他根本没办法抽调人手去解决来年春天的粮种,农具等工作。这便是晁超在一边阴阳怪气的原因……
虞衡司目前的主官还是赵集,他是尚书顺便兼了这虞衡司的工作。
其实他那边又是开矿又是铁冶造枪造兵器,压力也是大得一批。
只是人手这么缺……他也不敢加入抢人大战,是只能让工匠民夫们多干点时长……
他也知道,这不是一条长久的路子,但是,这又有什么法子呢……
除了头疼还是头疼。
赵集只觉得当上尚书后,头发是与日俱减,每天都焦虑得要死。
还不如当个侍郎郎中来得快乐……
而朱安宁,就是在这争吵不休的情况下,踏入了官署大门。
门口站着的小吏,没有拦他。
因为朱安宁穿的是官袍。
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一台,差不多都在这条街上了。
穿着官袍的人来来往往,每个都盘问的话,很容易得罪人……
所以在上班时间,看门小吏是比较少拦穿着官袍的人的。
朱安宁就这么出现在了几人的面前。
一时间有些尴尬。
“朱大人?”赵集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
他脸上的欣喜不似作假。
“你怎么来了?我都好些时日没去永乐庄了……哎,忙啊。“
他像见着老朋友那般,走了过去,全然是忘了身边还有几个郎中。
只见都水司营缮司屯田司三个郎中,看着自家尚书这个样子,都是有些意外。
赵集,可是明朝里相当典型的技术型官僚。
他似乎是只关心工部的事情,工部以外的事情,除非是和工部有关联,不然他基本处于不闻不问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