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因为子弹少、威力小就轻视轻型班用机枪,那一定是没有见识过它的真正威力。
随着子弹的不断倾泻,特迪瓦士兵像割麦子一样纷纷倒下。
火凤凰小队将班机架设在掩体上,她们的身形隐藏在掩体之后,特迪瓦士兵的子弹根本无法威胁到她们。
这种肆意又嚣张的开火方式,简直完美至极。
一轮齐射后,特迪瓦士兵直接损失了近一半。
在和平年代,部队人员损失达到30%就会丧失大部分战斗力。只有在战时,才能在人数少于一半后继续作战。
特迪瓦士兵现在还能坚守阵地,无疑与米国人的训练有关。
隐藏在掩体后的特迪瓦士兵中,有人愤怒地将墨镜扔在地上。
“这该死的米国人,竟然以为他们有办法对付隐身衣!”
本想耍帅却反被虐,说的就是这群人。
特迪瓦士兵的耍酷行为已变得毫无意义,他们的作战计划全盘落空。
面对如此困境,普耶的通讯员迅速做出了决断。在指挥官全部阵亡后,他立即与上级指挥官取得联系,以确保队伍不会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不得不承认,斩首行动至今仍是削弱敌方战斗力的最有效、最迅速的方式。
通讯员很快与上级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新的指令。
“拿出喷火器,封锁这片区域!”通讯员大声命令道。
组织好人手后,近十名特迪瓦士兵排成一列,每人背上都背着一个汽油桶,前方是喷射口,能将火焰喷射到十米开外。
安排妥当后,通讯员拿起话筒向前方喊话:
“华夏特种兵,或是华夏雇佣兵,我知道你们就在这片区域。如果你们选择投降,还能留个全尸;如果执迷不悟,等到隐身衣失效的那一刻,就是你们的死期。”
通讯员喊完,背扛喷火器的士兵们便朝着同一个方向推进。他们手上的喷射器喷出的火焰足足射出了十五米长才落下,最前端的温度高达上千度。
二战时期的火焰喷射器是近战的终结者,但那时的火焰喷射器火焰传播距离只有8-10米,温度也仅有800℃左右。
而如今,火焰喷射器的射程最弱也能达到10-15米,更强的如米国生产的喷火坦克,射程可达50米。毛子的一种以发射弹丸为原理的喷火器更为厉害,能喷射100米的距离。
而且,现在近距喷火器的火焰温度已经能达到2000-3000摄氏度。这样的火焰强度,几乎是一喷即死。
十分钟内,十名士兵已经朝着火凤凰来时的方向喷射了一遍,但毫无发现。
接着,他们间歇熄火,转身朝后方继续喷射。
特迪瓦的其余士兵则在收拾战场,将尸体移到边缘地带,装上运兵卡车,然后撤离所有车辆。
这条通往核电站与原料仓库的路很简单,笔直的一条,长约两百米,周围都是建筑,再往上就是高高的壁顶,无处可藏。
如果火凤凰不在这条路上,那就说明她们已经离开,不可能隐藏在这条路上。
特迪瓦士兵也仔细检查了现场的车辆,未发现任何异常。
于是,特迪瓦士兵挤成一团,从道路边缘朝着喷火器队伍的后方撤退。
很快,喷火器队伍前方就变得空空如也。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那就是火凤凰之前用于突袭的一辆皮卡车掩体,那也是她们最后的防护。
喷火器继续向前推进,叶寸心几人有些焦急。
“现在该怎么办?”叶寸心小声问道。
何晴无奈,看了看脚下一名士兵的尸体,“我们顶着特迪瓦人的尸体冲出去,跟他们拼了。”
叶寸心看了看脚下,那里有一名特迪瓦人的尸体,但只有一个。
人体在2000度以上的火焰灼烧下根本无法支撑多久。电视上那种火焰喷射器烧到人后还会持续燃烧的现象并不真实。
如果火凤凰想要突破这道防线,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想办法解决掉这些火源。
根据她们手头上的资源,恐怕只能争取到一秒钟的机会。
“前进的路就在我们眼前,钥匙已经拿到,但那道门的开启需要时间。如果无法在这里建立防线,我们根本无法打开前面的大门。”何晴说道。
她手中拿着从普耶身上找到的钥匙。在特迪瓦人未注意的情况下,她已经查看过大门的开启条件:钥匙和有权限的磁卡。
但这两者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这个开门的时间里,特迪瓦人足以锁定她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