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曜君没好气地戳了戳他的额头,无奈道:
“已经与你父亲和你二哥取得了联系,确认他们都安好,鸽子已经从天枢阁调了人,届时会易容成他们的样子进行调包,随后护送你父亲归京。^s^a?n?g_b/o\o+k!.`c?o·m?”“所以,到底是……?”祁曜君静了一下,垂眸看她:“你之前说这是你看过的话本,那对于丞相,你应该了解?”季月欢点点头,一语道破丞相的真实身份:“朔太子赵沛。”原着说起来,是个很恢弘的故事,丞相的身份自然也不只是丞相那么简单。魏钦章,原名赵沛,前朝太子。朔帝暴虐,百姓生灵涂炭,逼得四方群雄起义,其中一伙人,即,以贺彦为首带领的贺家军杀进皇宫,逼得朔帝自尽于观星台,而赵沛被宫人带着出逃,自此改名换姓,成为魏钦章。一时间,贺彦声名大噪,一跃成为群雄起义中最赫赫有名的一方人物。而祁曜君的父亲所带领的祁家军,正是贺彦最大的对手。当时甚至有北贺彦,南祁振的说法,两人是一统天下的热门人选,只不过贺彦是北下,祁振是南上,朔京城更靠近北边,所以被贺彦先一步攻破罢了。/r+u\w!e+n¢.·n+e,t′有点类似于项羽火烧阿房宫,但最后一统天下的人却是刘邦这样的剧情。赵沛势单力薄,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复仇。于是他苦心经营,最终成为祁振手下的第一谋士,表面是和祁振出生入死的兄弟,实际是想利用祁振为自己报仇。事实证明他果然没有看错人,祁振最终打败贺彦,建立大曜。赵沛则开始谋划夺回属于自己的江山。由于朔帝的名声实在不好,赵沛不敢打着恢复大朔的旗号,也不敢让人察觉到自己的身份,所以夺位的理由是——先帝有勇无谋,当初若不是他献策,这大曜江山归谁还不好说,当然要归他所有。但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话也没错。作为大朔曾经的太子,他对大朔的国土很是熟悉,很多时候都能根据不同的地形作出最佳的战斗策略,将己方损失降到最低。——原着里魏钦章说过,他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没有在群雄起义之前,将自己的父亲杀死。否则大朔由他登帝,未必会变成后来满目疮痍的样子。?*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不过这话也就是说说,朔帝手里有暗影卫,他便是有贼心也没有贼胆。总之时也命也,他从堂堂一国太子,变成辅佐两朝帝王的丞相,心中不可谓不憋屈。而先帝呢?也是个与虎谋皮的狐狸。他早就知道丞相的身份,却假装不知道,利用魏钦章的情报优势,一步步为自己打下大曜江山。但代价便是,新王朝并不稳固,如一幢岌岌可危的大楼,随时有坍塌的风险。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守江山的重担,则交到了祁曜君手里。听季月欢大致说完,祁曜君扬了扬眉,“怎么没提到皇后?”季月欢翻了个白眼,“因为原着就集中在朝堂,对你的后宫提都没提,我知道个屁。”祁曜君想想也是,她但凡知道得多一点,想来也不会这么坐以待毙。他叹了一口气,缓缓解释:“魏钦章为人谨慎,若是让他发现我父亲已然知晓他的身份,便会知道自己夺位无望,随时反水也不是不可能,那时候天下即将平定,父亲不愿再起波澜,于是主动提出和魏家结秦晋之好。”祁曜君娶魏博雅的时候,其实还不知道这件事,那时候他以为父皇只是给他挑了个合适的妻子,没怎么过问便应下了。成婚第二天,先帝才将此事告知,但先帝也说,让他不必过分在意,魏博雅此人他观察过,和丞相并非完全一条心,有魄力有手段,野心不输丞相,未来或许可以利用魏博雅反将丞相一军也说不定。所以最初祁曜君和魏博雅的关系,也算是相敬如宾。若不是出了大皇子的事,祁曜君不会憎恶她至此。季月欢“啧”了一声,“原着更集中在你,对你爹的描述并不多,但是从只言片语里还是能够感觉,他还真的做了不少事。”别人家的开国皇帝都意气风发,威名赫赫,只有先帝如履薄冰,谨慎提心。“是,父皇为我铺了许多路,府中妻妾几乎都是父皇一手为我挑选,为的便是制衡。”说起制衡……季月欢歪着脑袋问他,“我其实一直没想明白你爹为什么会扶持晋王,他也不是个没脑子的,你应付丞相已经很烦了,为什么还要搭个晋王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