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明朝那些事儿 > 第120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第120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净利落,漂亮至极。“若陛下另有差遣,我等誓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孙可望的话语,简短而有力,在他身边的,皆是经过层层筛选的精英,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使命的忠诚与对胜利的渴望。六月的烈日如火,烤炙着大地,却也未能阻挡多尔衮庞大的队伍缓缓前行。牛羊成群,马匹嘶鸣,这支队伍虽显笨重,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多尔衮,这位草原上的雄鹰,对中原百姓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温和,所过之处,皆是和谐与礼遇。“瞧瞧,这多尔衮,倒成了咱们官府政策的活招牌了。”

,!

路边茶摊上,老茶客们的谈笑声中夹杂着几分戏谑与无奈。多尔衮的每一步,都仿佛是在为中原的每一寸土地刻下新的印记,而这一切,都被孙可望的双眼一一捕捉,心中暗自盘算着未来的风云变幻。在这片被烈日炙烤的大地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上演,而孙可望,正是那幕后布局的关键一子,他的每一步棋,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与变革。

有一点,着实让多尔衮心头一震。那大明皇帝朱由检,其号令之下,竟能如臂使指,准确无误地穿透层层官阶,直达民间,每一道旨意,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百姓的心田,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反观他自己,在建州苦心孤诣,却未能达成这般成效,心中难免泛起几分不甘与羡慕。此番踏入大明疆土,多尔衮心中暗自庆幸,仿佛找到了一片新天地,只要耐心探索,他日重返建州,定能携此经验,让建州之力再攀高峰,睥睨四方。

而此刻,京城之中,朱由检的笑容里藏着深意,他轻挥羽扇,对身旁的孙可望淡然一笑:“莫急,对那多尔衮,我们且以礼相待,勿要轻举妄动。”朝堂之上,群臣面面相觑,忧虑之色溢于言表。他们深知,一旦建州学得大明精髓,必将成为更难缠的对手。“诸位爱卿,何须忧虑?”朱由检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多尔衮若真有此心,便让他学个够。这世间学问,能者得之,他若能因此变得强大,也省得日后我们费心管理。”此言一出,朝堂之上虽仍有疑虑,却也渐渐被朱由检的自信所感染,仿佛看到了一幅更为广阔的棋局,正在缓缓展开。多尔衮的每一步行动,都悄然成为了这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而真正的棋手,正是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明皇帝——朱由检。

朱由检的话语,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朝堂之上,瞬间让四座皆惊。群臣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紧紧锁定在这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皇帝陛下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期待。“让多尔衮替我们建好建州,届时,那片沃土,便是我大明囊中之物。”他的言辞间,透露出一种睥睨天下的霸气,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众人面面相觑,心中翻腾着惊涛骇浪。这位年轻的帝王,究竟怀揣着何种宏图伟略?他的心思,深邃得如同无垠的夜空,让人难以捉摸。

“统一!”这两个字,自古便是华夏儿女心中的不灭灯塔,是无数英雄豪杰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然而,真正实现者,却寥寥无几。难道,眼前的这位皇帝陛下,即将成为那少数中的一员,引领大明走向前所未有的辉煌?群臣的心中,那份沉睡的大一统情怀被彻底唤醒,一股热血沸腾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朱由检的引领下,缓缓拉开序幕。这一刻,朝堂之上,再无宁静。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盘算,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大明共赴这场历史的盛宴。

“尔等莫再胡乱揣度,未来的路,自然步步清晰。”朱由检的声音沉稳有力,似能穿透大殿的每一个角落,让众人的心绪稍稍安定。他微微一顿,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眼下,对于多尔衮的安置,诸位可有良策?”此言一出,大殿内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只剩下烛火摇曳的微弱声响,与窗外偶尔传来的夜风低吟交织在一起。群臣面面相觑,皆是一脸为难之色。

皇太极早已登基为帝,而多尔衮,更是建州不可一世的摄政王,其身份之尊,地位之显,让人在礼数上不得不慎之又慎。若以摄政王之礼相待,岂非等于默认了建州的独立地位,让大明颜面何存?可若轻慢了这位权势滔天的异族之王,又恐引发不必要的纷争与战火。一时间,大殿内只闻呼吸之声,却无人敢轻易开口。每个人的心中都在翻江倒海,却无人能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最终,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朱由检身上,期待着他能一锤定音,给出那个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

因为,在这大明的朝堂之上,唯有他,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方能令多尔衮心生忌惮,让这风云变幻的局势得以平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