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团队在经历了与“星辰演艺”和“环球艺术集团”的激烈竞争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方面,团队的资金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之前的演出虽然获得了一些赞誉,但由于成本高昂,收益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京剧道具制作和传统服饰定制方面,为了保证非遗元素的原汁原味,那可真是砸了不少钱进去。那些精美的头面,单单是制作材料就花费了数万元,每一颗珠子、每一片羽毛都精挑细选,加上非遗工匠手工制作的费用,成本高得吓人。华丽的戏服,从布料的选择到刺绣的工艺,无一不是精益求精,这一项就支出了十几万元。赞助商们开始对他们的项目持观望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地给钱。负责财务的小刘每天都愁眉苦脸,面对着一堆账单和催款通知,简直要疯了。
“林老师,您瞧瞧这一摊子事儿,这个月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再这样下去,咱们这团队可能真要玩儿完啦!光是上个月道具和服装的费用就欠了二十多万,这可咋整啊?我这头发都快愁白了!”小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林风紧皱眉头,心里头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说道:“别急别急,小刘,我会想办法的,先别让大伙知道,省得影响了士气。”
另一方面,团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歧。一些成员认为应该更加迎合市场需求,减少对京剧非遗元素的纯粹展现,增加更多流行元素以吸引观众。而另一些成员则坚持要保持京剧的传统韵味,认为这才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失去了京剧的本质,像那独特的西皮、二黄唱腔,一板一眼都有严格的规范,这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还有那精妙的身段表演,走圆场、云手,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怎么能轻易抛弃?”老演员王师傅气得直跺脚,脸红脖子粗地说道,“这就好比做饭,咱不能为了赶时髦,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菜谱给改得面目全非,那做出来的还能叫原来那道菜吗?”
“可是王师傅,您也得看看现实情况啊。现在的观众喜欢快节奏、多样化的表演,如果咱们不做出改变,怎么能吸引更多人来看呢?没有观众,没有收入,咱们一直坚持的理想又从何谈起?您看看现在的流行音乐,节奏明快,歌词简单易懂,观众就喜欢这种。咱们京剧也得与时俱进啊。”年轻的演员小李也急得声音都变了调,“咱们总不能抱着老黄历过日子,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呀!”
“你这孩子懂什么?京剧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有它自己的规矩和魅力。你说的那些流行元素,都是一时的热闹,能长久吗?咱们不能把根丢了!”王师傅瞪大了眼睛,毫不退让,“我看你就是心浮气躁,没耐心好好琢磨这传统的玩意儿!”
林风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一边觉得王师傅说得在理,一边又理解小李的担忧,他试图调解:“大家都先别激动,都冷静冷静。咱们的目标是传承和发展京剧,这没错。但时代在变,咱们既要坚守传统,也要适当创新,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在保留传统唱腔韵味的基础上,融入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但要注意不能破坏整体的和谐。”心里却在犯嘀咕:“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两边都有道理,我可得好好想想怎么平衡。”
与此同时,外界的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媒体开始质疑林风团队的能力,认为他们只是在借京剧的名义炒作,实际上并没有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这些媒体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根本不了解咱们为了研究京剧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付出了多少心血。咱们天天起早贪黑,就为了把京剧的非遗魅力展现给大家,他们倒好,随便几句话就把咱们的努力都否定了。”团队成员小张气得差点把手里的杯子都摔了,“这简直就是冤枉好人,咱们的辛苦他们一点都看不到!”
“别管他们怎么说,咱们用行动证明自己。”林风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不停地问自己:“我能带着大家走出困境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和付出?”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林风四处奔波,寻找新的赞助商。他参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洽谈会,却屡屡碰壁。
在一次洽谈会上,一位企业家翘着二郎腿,不屑地说:“京剧?那都是老掉牙的东西,现在谁还看?我们投资要的是能快速回本,能有高回报率的项目,你们这不行。”林风强忍着心中的不满,耐心地解释:“京剧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瑰宝,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