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我有个职业面板 > 第451章 吴舟“架构师”

第451章 吴舟“架构师”

入正题。

“你们说的这个mqtt,它是像wi-fi一样的吗?它和http有啥区别啊?”

“那如果我人在外地,想让我家空气净化器打开,它怎么知道的呢?”

“蓝牙连接,是不是只能在家里连?能不能手机连上云端,再从云端反推给设备?”

吴舟这边问出来的很多问题,在这些大牛眼中,当然是非常基础的,但看在吴舟“身份显赫”的份儿上。

他们还是一板一眼地回答着吴舟的问题,不过这种迫于“职场压力”的回答,情绪方面还是不高的...

“呃……mqtt是个通信协议吧,反正设备用它就能连上服务器。”

“你理解成远程遥控就行,我们后端会处理。”

“蓝牙就是短距离通信啦,远程要靠wi-fi或者云控制。”

技术人员的回答非常的简练。

而吴舟这边理解了,那句是点头,不理解了,那就再去追问细节。

就这样一天两天...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

来到这里依旧还是女助理接待吴舟,只不过看向吴舟的眼神,略微有些幽怨,但吴舟却是表现得犹如“技术宅”一般,眼里只有那些同样技术精通的“技术大牛”们。

每次过来只是和她最简单客套的寒暄,随后和这些技术人员沟通时,却明显地表现出了兴趣盎然,还有各种“浮夸”的表情。

这些技术大牛们,刚开始也只是想着应付下的回答几个问题而已,吴舟从一开始问的那些问题,就能看出吴舟和他们是不同“行业”的,一个外行人而已。

所以他们觉得,吴舟最多也就聊一聊,说几句,第二天大概率就不回来了。

隔行如隔山,聊这些东西也没意义啊。

但是哪想到,第二天,第三天,吴舟依旧雷达不同的相同时间过来。

而且每次过来之后,问题也是在逐步的深入。

“mqtt因为它轻量,但我查到还有coap协议,它也轻量级,还有dtls安全机制,那为什么不选coap?”

“目前配网我们选择‘热点配网’好?,还是像米家他们用‘蓝牙辅助配网’更好?哪种连接更快?更稳定,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方案?”

“如果我们后期产品多了,每个设备都独立开发协议接入,会不会导致平台碎片化?能不能做统一协议封装?”

只是短短2天时间,吴舟明显的是已经搞懂了一些技术基础问题,问题已经开始向更深程度挖掘的意思。

而这些大牛们,现在再度回答吴舟问题的时候,也不像是刚开始那样的敷衍了,而是会认真一些,说得更仔细一些...毕竟吴舟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至少让他们产生了”为人师”,觉得自已教的东西,没有白白浪费。

“嗯,确实coap也是轻量级的,我们团队之前也有过讨论……但它的生态不如mqtt。”

“蓝牙辅助配网成本高,要加ble模块。可以做,但会提高物料成本。”

“统一封装……这个思路是对的,其实我们也在考虑做‘设备抽象层’...”

转眼,已是一周...

办公大厅里的吴舟和几个技术大牛围坐在一起...

这些大牛们人手一个笔记本,一个个的表情认真...

“我想了一下,如果我们产品线越来越多,智能家居产品需要支持联动、场景配置,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中控引擎’?配置化逻辑代替写死的联动规则。”

“而且,长远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设备能力抽象成标准模型,比如开关类、温控类、传感类?让新产品只需‘注册模型’,不用重复写控制逻辑。”

“我不是搞技术的,但我画了个简单的架构图——你们看是不是能用在我们a的设备接入上,底层协议都包一层api,用tag识别设备类型,前端自动渲染控件。”

几人听到吴舟这番话后,第一时间凑过脑袋,看着吴舟做的那个架构图,蹙眉沉思...

看了一会儿,如是有不太懂的地方,就会问一嘴吴舟,或者彼此几人探讨一下...

从最开始时,吴舟的问题,他们可以随口就答。

再到,略作思考。

以及现在...

他们需要围坐一起,讨论吴舟这边做出来的方案可行性。

哪怕是他们自已也想不到,这不过才仅仅过去了一个星期而已。

吴舟已经是有了“架构师”的架势...

终于一番讨论之后。

“吴总,您说的这个‘能力模型’的抽象思路,我们没做过,但你这个图....晚点,不...待会儿我和公司同事一起开会碰一下看看是否可以执行落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