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遇到匈奴主力,别说刺探情报了,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我看这样如何?”见众人沉默不语,李广淡淡一笑,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我们将手下的两千秦兵化整为零,一部分伪装成匈奴人,另一部分伪装成陇西城的老百姓。”
“以十人为一队,朝着匈奴方向前进。”
“如此一来,即便匈奴人发现我们,也大概率只以为我们是普通百姓。”
“而且即便身份暴露,十人的小队也可以随时撤离,万一不幸被抓,也不会削弱我军的战斗力。”
“你们意下如何?”李广从容不迫地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随即纷纷竖起大拇指。
“妙!”
“好主意……”
“我看此事可行!”
众将纷纷认真点头,眼中或多或少露出了一丝兴奋之色。
如今的李广,虽年纪尚不到三十,但所展现出的谋略才华,已让众人钦佩不已。
假以时日,他必将成为秦国一位出色的将领!
众将心中暗自思索。
当然,这话也颇有几分道理。
二十多年后,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受到秦始皇的任命,成为了驻守边疆的大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描绘的正是飞将军李广!
……
商议完毕后,李广与众将各自散去,开始分头准备。
当然,在召集军队之前,李广做了一件极为明智的事情:传信至咸阳。
秦统一后,由于疆域辽阔,边疆地区离咸阳甚远,因此通讯成为了难题。
在秦之前的传统中,君王任命将领出征后,将领便会深入目的地,数月不再与朝廷联系。
直至功成名就或失败之后,才会返回主城。
当然,也有例外,如燕国的太子丹,在将领每次出征时,都严令他们:
务必随时禀报战况。
正因如此,燕国才会派出信使,一次又一次地前往将领所在地。
只是路途遥远,一次往返便需近一周时间。
这还是双方相距不到五百里的情况。
而如今,咸阳距陇西边境,有近两千里的路程。
若按照燕国的做法,那么派出去报信的使者,来回至少需要一个多月!
而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
一个多月的时间,战场上的情况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正是难题所在。
然而,这并未难倒秦始皇。通晓古今历史的他,很快效仿前朝,建立了一个又一个驿站。
这些驿站,是专门供信使休息的地方,驿站中备有食物和马匹,每隔三百余里便有一座驿站。
在这种情况下,往返的信使无需再顾及马的体力,可一路狂奔,到达驿站后换马即可。
这种手段和方法,大大方便了信使,速度更是提升了好几倍。
如今,从咸阳到边疆的加急信件,仅需三天便可抵达。
李广自然知晓此事,在行动开始之前,将这段时间军营发生的事情,悉数写在了书信之上。
“将这份加急信件送回咸阳,务必交到皇上手中,明白吗?”李广叮嘱道。
“明白!”一旁的士兵应道,随即郑重地接过信,将其藏在了内衣夹层中。
“还有一事……”就在士兵准备离开时,李广似乎想起了什么,将士兵叫了回来。
随即微微俯身,在士兵耳边低声吩咐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一名士兵跨上战马,如同离弦之箭,飞速离开了秦军营寨,一路朝东狂奔。
尽管这名士兵的装束与日常训练的秦兵无异,看似平常,然而,在暗处,却有一双眼睛悄悄盯上了他。
“你是说,李广将军派了士兵回咸阳报信?”在主帐之中,盖聂神色冷峻,目光如炬,盯着眼前的侍卫问道。
“正是,末将亲眼所见!”侍卫行了一礼,语气坚定,刀疤脸上满是恭敬。
“竟有此事……”盖聂闻言,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意动。
“好了,我知道了,你退下吧。”片刻之后,盖聂摆了摆手,示意侍卫离开。
侍卫闻言,缓缓后退,很快便离开了秦军的主帐。
而盖聂的脸色,却在此刻变得更加阴沉,甚至透出一丝杀意,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三个时辰之后,陇西县外,一匹高头大马正在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