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张玉恒从床榻上醒来。
张玉恒的房间轻轻的被敲响,门外传来赵辰呼唤声。
“玉恒,滁州府的官员已经在驿站的门口候着呢!”
张玉恒闻讯走下了床榻舒展了一下懒腰,推开了房间的门走出了出去。
“走,随之本御史出去看看!”
“看看今天那个张钧还能弄出什么把戏出来!”
张玉恒走出了驿站的门口外,只见张钧带着县衙的县丞和一众衙役都在外面等候。
而陆柏却早已到了驿站的门口外。
张玉恒凝视着面前张钧等众人,便开口问道。
“张大人,今天你准备带着咱家去哪啊?”
“咱家此次是奉了皇命督促滁州赈灾一事,看看你们这些地方官员处理的可算妥当!”
“这滁州府作为受水患最为严重之地,陛下为滁州受灾百姓甚为关心!”
“不四处走走见见这受灾后的状况,咱家如何能在陛下面前交差呢?如何为陛下解忧啊!”
张钧闻得此言随之和其他官员一同赔笑。
“御史大人所言极是,下官自然不会让御史大人您觉得为难的!”
“目前滁州所建的粥棚,正在对外受灾的黎民百姓施粥,我带着御史大人您去看看?”
张玉恒闻得此言犀利的目光就落在了张钧的身上。
真当小爷我不知道你这狗官的心里想的是什么。
你这狗官能让小爷我看到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手早就出来的假象而已。
那见不得的一幕,恐怕早就被你这狗官给掩盖起来了吧!
岂敢大大方方的让小爷我看到那真实的场面。
在实际暗查开展之前,张玉恒也只好跟着这些狗官先在这滁州受灾的地方走走过场。
张玉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言道。
“那就有张大人在前面给带路了!”
张钧笑盈盈的一阵点头哈腰,抬手指准了方向。
“滁州府的粥棚就设在了城外,御史大人请!”
张玉恒与陆柏以及赵辰等人带着随行的近卫军,在张钧远的一路之下到了这城外县衙所搭建的粥棚。
在城外宽广辽阔的一片巨大的场地,一处粥棚搭建在北方一侧。
整个施粥现场当中已经聚集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排着长队正等待着施粥。
与昨日刚入滁州府城的场景几乎相同,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竟然张玉恒挑剔不出任何的不妥之处。
若是说张钧故意作假蒙骗京城派来的监察御史,真不晓得这个家伙如何能拉得这么多人一同作假。
“御史大人,这赈灾之用的粥棚咱们已经到了!”
“带着御史大人去粥棚那边看看!”
张钧暗中一直在查看着张玉恒的神色,脸上展露出笑容指引着张玉恒众人前往赈灾的粥棚。
陆柏陪同着张玉恒一同进入了这粥棚,看着那一锅锅煮好的热粥,每一锅都粘稠浓厚并非清汤寡水。
陆柏拿起勺子探入锅底搅拌,舀起一勺放置在鼻息之间轻轻的一闻,却察觉不到任何向。
陪伴在一旁的张钧,见到陆柏突然有这样的一个举动,脸上的笑容略显有些僵硬。
随之特别在张玉恒的面前主动交代道。
“还请御史大人您放心,这赈灾所煮的浓粥用的皆是新米,绝无一粒发霉的陈米!”
“这灾民也绝对不会吃坏了肚子的!”
张玉恒一脸不屑的偷偷的瞧了张钧一眼。
小爷我眼睛又不瞎,还轮得到你来告诉?
张玉恒看了一眼正在给受灾百姓进行施粥的衙役,转身走进了这粥棚的后方,去瞧瞧他们用来煮粥的粮食。
走到粥棚后方堆放粮食的地方一看,张玉恒抬手拍了一拍用来装粮食的米袋。
从米袋当中抓出了一把米来象征性的检查了一翻,装作一副很满意的样子答道。
“不错,这些果然都是上好的稻米!”
“粥棚外面领取布施的难民各个都井然有序,看来这赈灾以事张大人都给落到了实处!”
“你们这里一天要施几次粥?这滁州府受灾的难民应该不只是这些吧?”
面对张玉恒对他的这些称赞,张钧长长的松下了一口气,开始继续进行汇报道。
“回御史大人的话,在滁州境内所设的赈灾粥棚多达三十余处,全部分布在滁州的各个乡镇!”
“御史大人您所见到的也仅仅只是这其中的一处,每天各施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