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平、楚王在咸阳成长,与大王亲密,不如宴请恭贺……”
就,咱们趁机骗点地什么的。
“楚王之子尚在咸阳……”
熊午去楚国不是拖家带口,他家孩子作为心照不宣的交换条件,被扣在咸阳。
如果楚王想要继承人,是不是可以用他们再换点东东。
众人一句接一句地讨论,对此类话题充斥着热情。
赵昌观察着热烈的氛围,又看秦王嘴角带着笑意。
大家都很开心,好像遇到了天大的好事。
啃掉了赵国这个硬骨头,只剩一部分赵人在代地顽强抵抗,苟延残喘。
这之后,秦国上下对自身充满了信心。
换言之,要飘了。
在殿中保持沉默的人不多,因为在场的人都看得出秦王的倾向。
思索几番,就算心中有点不同意见,但也没必要说什么。
在场的各位都是秦王信重的人,骨子里其实是一致的,都具有极强的侵略性。
秦王听着讨论内容,心情愉悦,紧接着,看见平常说个不停的二子今天竟然变成了哑巴。
这是他唯一的不快乐。
叫你来,就是想让你叭叭叭,你不说话,我怎么明目张胆地炫我家孩子啊?
“昌为什么不作声?”秦王逮到空隙,开始点赵昌,“我记得它也与你有关,当时似乎是你商讨的建议。现在看到成果,竟然没有满意吗?”
殿内顿时安静得像一条死鱼。
啊这……
赵昌:如芒刺背.jpg
老头你做个人吧!我tm当时明明是在反对!要不是我大哥闯进来,你肯定要揍我了!
赵昌仿佛被聚光灯关爱,站在那里发光。
“那不是我的功劳。”赵昌先撇关系,接着解释自己沉默的原因,“父王,我在思索廷尉二子的现状,还有楚国公子负刍的现状。”
他不明白。
李智作为被他托付的小伙伴,被逼得发信回来打李斯和秦王的脸,自断姻缘,和公子负刍结亲,然后再也没有来信。
这本来应该代表昌平君的处境极其不好。
为什么偏偏是他拿到了胜利的果实。
赵昌不认为楚国人都这么傻,被一个弱势年轻人玩弄在股掌之间。他也不认为,在失去秦国的背地支持之后,昌平君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出一条路。
熊午之前分明是想把秦国换成负刍的支持,而负刍才应该是最后的得利者。
我和扶苏才是例外。兄弟之间,负刍身为相对强势的一个,为什么会退让?
昌平君也根本没有虎躯一震就让人纳头便拜的能力。
除非……现在还不是负刍计划中的终点,或者有什么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考虑怎么坑熊午还为时过早,但无论如何,现在至少可以恢复和李智的通信。
要问一问他这个亲身经历的人,了解他们当前处境到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