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344章 洛阳武学

第344章 洛阳武学

太学之事或许听过些许,却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

“你这是上个版本的玩法了!”

曹睿指着张郃、郭淮二人,出言道:“今日你们赶上了,朕就与你们二人聊些别的。带着耳朵就好,别出去乱说。”

张郃连忙拱手:“请陛下示下,臣等定然守口如瓶。”

郭淮也是一样说辞,只是不解陛下说的版本是何意思。

曹睿丝毫没有讳言半分:“张将军是大魏名将,郭将军也是一时之选,你们二人都是朕看重的。”“你们可知大魏的两个支柱为何?”

张郃没有说话。

郭淮试着问道:“是士族与武人?”

“正是士族与武人。”曹睿点头:“张将军是国家重将,朕是想让你家世世代代都为大魏股肱的。”

“郭将军,你现在让张将军的儿子去学经,他们能学过你的儿子吗?能学过那些宛洛汝颖的士人子弟吗?”

“你说!”曹睿指向张郃问道。

张郃面带苦涩的叹道:“臣家中的几个儿子臣都知道,并非学经之才。但在当今的大魏,不学经、就没人看得起啊!”

“臣当然也想家族延绵,能传的长久一些。”

“朕也想你们家族延绵,想让你的儿子不学经、也能被人看得起!”曹睿斩钉截铁的说道:“朕想与你们同富贵!”

“但你若是让儿子都去学经,若你不在了,五年十年、兴许朝中官员还能念着你张儁乂之功。若日子久了呢?”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他们学又学不出来,最后只能是泯然众人!”

张郃神情严肃的起身拜了一拜:“还望陛下能为臣的几个儿子指一条明路!”

曹睿道:“都知道太学吧?”

张郃郭淮两人颔首。

曹睿道:“太学虽说是学五经,但现在也学了许多庶务之事。”

“第一期的百名太学生,其中不乏宛洛汝颖的名门之后,朕将他们统统放在陇右屯田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先老老实实在陇右屯个两年田,去一去身上士族的娇气和骄气,而后再回洛阳、回各郡中为官。”

“同等条件,太学的毕业生优先升迁!”曹睿看向张郃郭淮二人:“还想让自家子弟入太学吗?朕都与你们说得这么清楚了!”

张郃拱手:“臣明白陛下的苦心了。还请陛下赏臣恩典、准臣之子能入太学进修。”

曹睿笑笑:“朕可以准。但太学宽进严出,若毕不了业,朕也不好意思为你的儿子开解破例。”

张郃有些尴尬,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曹睿继续道:“朕此番回到洛阳之后,准备仿照太学之例,设立武学。”

“武学?”郭淮声音略带惊讶的问道。

“正是武学。”曹睿点头:“朕准备从各地军中,包括中军和外军,选一批年龄尚可、在军中待过的年轻人,到洛阳来进修一番,统一教授军事上的事情。”

“若你们二人的子弟想入武学,朕当然是同意的。”

在这个方面,郭淮自然比张郃更敏锐一些,出言问道:“敢问陛下,这个武学都要教些什么?”

曹睿答道:“朕大略想了一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其一军法。令行禁止、指挥如一,这个是强军的基础要求。”

张郃点头:“武帝时颁布的《军令》、《步战令》和《船战令》就是说这些的。”

“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不进,什长杀之。什长不进,都伯杀之。”

“旗幡麾前则前,麾后则后,麾左则左,麾右则右。”

曹睿点头:“除了这些军法军令,忠君爱国也是要学的。”

“其二操典。如何操练、如何战斗、如何结阵、如何移营、如何行军。”

“你二人的军中是如何训练军士的?”

张郃解释道:“此事是由各部军司马负责的。军司马到曲长、再到都伯,一层一层的传授下去。”

“平日训练之时,也是由各营的军司马来指挥。”

曹睿看向张郃:“军司马又是如何训练的?”

张郃答道:“自然是由老人带新人。”

曹睿点头:“如此教学,各军、各营之间的应对和配合就会有许多差异。”

“这就是武学的作用了。”

“其三指挥。”曹睿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