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时期还没来,自然灾害也没开始,按道理不应该过度捕捞才对,咋还没鱼了呢?真是想不明白!
“柱子,出去啊!”
“是啊,三大爷,您这是?”
“小念恩想吃糖,这不,买了点糖果回来!”
“时间过的挺快的嘛,念恩也五岁了吧?”
“是啊,念恩她娘抱回来的时候,还在襁褓,一转眼,小豆丁长大了,就是太馋了;
说来也怪,咱也没缺她吃的,咋就这么嘴馋呢?搞得我们当父母的短了嘴似的!”
“小孩子都那个样,看看我们何英和何茜,哪个不是馋猫?”
何英也是五岁,何茜三岁,何跃进则是还没一岁,有儿有女,差不多了!
“可不是,不说了,念恩还等着呢,我先送过去!”
“得嘞,回见!”
何雨柱望着易中海的背影怔怔出神,这两年,易中海反应太明显了;
想想也是搞笑,易念恩是抱养的小女孩,刚回来的时候,易中海很少提及;
虽然叫着爸爸,但,始终入不了他的心,以前都是易李氏操心,易中海都能算漠视了;
以前的大院里,易李氏抱着孩子转悠次数不少,从没见过易中海和这孩子亲密过;
可也不知道咋回事儿,自定级结束后,不长时间,易中海渐渐的给小丫头买一些零嘴儿;
再后来,抱着孩子转悠的身影渐渐频繁了起来,到现在,一提小丫头就止不住笑容;
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名叫易念恩的小女孩或许是撒娇,或许是柔情,终归是俘虏了伪君子的心吧?
易家
易念恩焦急在门口张望,易李氏嗤笑的看着这一幕,小丫头的馋嘴啊;
估计是亲生女亲怀上的时候,一直吃不饱饭的原故吧?
“小念恩,你爸一会儿就回来了,赶紧进来,感冒可是要打针的呦!”
“我不,妈妈,我就要等爸爸回来,我才不怕打针呢,只有何英才怕,羞羞!”
“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姑娘,上个月还哭的地动山摇,哎,我怎么忘了呢?”
“妈妈笑话我,我。。。爸爸。。。”
易念恩本来挺不高兴的,看到易中海,瞬间冲了过去;
易李氏露出幸福的笑容,这不就是一直期待的生活吗?
真心换真心,看看现在的家里,还不是其乐融融?
“哎呦,这丫头,天寒地冻的,跑出来干啥?”
易中海边责备,边宠溺的抱着小丫头走了捡来,小念恩的手里抓着几个糖果,咯咯直笑!
“老婆子,这些糖放起来,吃太多牙齿长虫!”
“嚯,可不少,咋买这么多呀?”
“嘿,我可不想天寒地冻的再跑出去买糖;再说了,只有半斤糖果票,以后想吃也没咯!”
“也不知道咋回事儿,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还不下雪;
老太太说,如此反常,明年可能是灾年;
老易,万一真是灾年,咱们得提前准备啊!”“是啊,真是灾年,地窖里可藏不住粮食,开春了,我挖个地窖,悄悄的多藏点粮食,咱俩挨饿没关系,不能让孩子跟着受苦!”
易中海夫妇对聋老太的话深信不疑,只要听话,基本找不到错处;
特别是易中海,出了贾东旭这孽徒,加上何雨柱如日中天,更觉得老人言自有其道理!
贾家
易中海的钱总算还完了,春妮儿这几年老了很多,孩子也五岁了,总算是熬过来了;
这几年一直在还债的路上,日子过的清苦,贾张氏也越发的干练了;
这几年,春妮儿也是发了狠,从街道办申请到糊火柴盒的工作,给贾张氏定了任务量;
每天必须一百个以上,否则,不给饭吃;
贾张氏也想过办法,甚至想博得大家的同情,让春妮儿让步;
可她还没说完,邻居们先不答应了,老个屁啊老,你这岁数,谁不是家里顶梁柱,为此挨了好几顿饿;
每当坚持不下去,看着慢慢长大的金孙,再次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日子还在后面呢,撑住;
这是贾家富贵的希望,等孩子长大就好了,到时候,左手大肘子,右手羊脖子,那才是梦中的生活!
看着秦淮茹和秦莉玲这赔钱货,从没穿过补丁衣服,贾张氏就恨,秦淮茹过的越好,她就越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