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一块玉佩。
他道:“你挂在襟前辟邪。”
阿沅一瞬有点脸红,他原是这个意思。
赵洵起身,秉着烛火,转过屏风外,搁在一个高几上。
他坐在榻边脱鞋,就要躺下歇息。那烛火照着他,影子映在纸屏上。
阿沅心忖,这一个月来,他就躺在那里么?
赵洵闭目,忽然道:“从今以后,我都改了。”
他冷不丁说这话,阿沅没明白过来。
他又沉沉道了一句:“宁可错杀。”
阿沅听了,良久,问道:“你又是入了哪家的魔道?”
赵洵侧过身,向屏风那边的阿沅躺着,隔屏看不清她。
他抬手比一只兔子,动动嘴,又动动耳朵,缓声道:“你想听庄子么,我给你说说?”
阿沅侧头看了看,静夜里听一只兔子说庄子,倒跟做了怪梦似的。
她道:“请随意说一段罢。”
赵洵道:“那我说一段痀偻者承蜩。”
阿沅“嗯”了一声。
赵洵道:“曾有一个驼背老人,纵竿粘蝉,没有不准的。旁人问那驼背老人,何以有此奇巧?老人道,初时,他在竿头累迭丸子两个,练到不落,费了半年。之后,他往竿头逐个添丸,练到停丸五个,功夫方成了。”
阿沅听着半天,道:“修习技艺,不外乎此理了。”
赵洵道:“这驼背老人,还有一句肺腑之言。”
阿沅脸上新愈,有些奇痒,她无意抓着,倒要抓破。
赵洵想起什么,起身走过来,握住她手腕。
他拿着床头的药盒,将药抹在阿沅脸上,凉沁一片,手指替她挠着,不轻不重,力道刚好,倒不那么痒了。
阿沅看他一眼,他衣着简素,形貌稍减,反而越发清雅。
她精神松散了,沉沉将睡,问道:“什么肺腑之言?”
赵洵见她闭着眼睛,气息渐匀,坦诚道:“天地之大,万物之多,我一心倾于蝉翼,不顾不盼。”
他说完这话,看看阿沅,她已昏昏睡着了。
赵洵无可奈何,他将心事言明,却没人听见呢。
又说阿沅养了七日,虽还体弱,但也能下床走动。
赵洵不在书房写字看账,就陪她逛园子。
筱园有一庭山水,摆着十余块乱石。
他带她沿廊下绕了一半,问道:“你看庭中有几块石头?”
阿沅仔细数了数,道:“十五块。”
赵洵微微一笑,用扇子拂起竹帘,道:“你怎么数出来的?”
原来,那庭中的石头布局奇巧,虽有十五块,但常人只能看到十四块。
阿沅平淡道:“这是一个阵法。”
赵洵点头,他本就故意让她散散心,道:“这里凉快,坐一会罢。”
阿沅也走累了,倚坐着美人靠,凝望墙上一道石匾,匾上题“小庭亦有月”。
赵洵倒不坐,逗着廊下的几笼雀儿玩。
他透过鸟笼看阿沅,她这会换了干净素衫,襟前佩他送的青玉。因她大病初愈,不似往日霸道,赵洵心里无限怜爱,只觉着朴素无以争美了。
两人就这么对坐消夏,风平浪静,谁料隔墙有两个人说话。
一个道:“前几日,公子爷吩咐府上人,不准提起金生色,这是什么缘故?”
另一个道:“陆爷你不晓得,听说那个叫金生色的书生,近来命犯灾星,先被咱府上的黄掌柜骗了石头,又被官府提拿,捉到狱中去了。”
话说,在筱园里叫陆爷的,只有一个,正是盗了谢无忧金线锁子甲的陆青。
陆青听了愈奇,问道:“这又何干?”
那人答道:“金生色和彩云度月舫的邵九娘交好,那天,两人泛舟游湖,不知金生色饮了多少美酒,一场大醉。次日清晨,那舟泊在美人桥下,挑担卖糕的萧大嫂瞧见舟上情形,唬得晕了过去。”
陆青问道:“萧大嫂瞧见什么了?”
那人正要回答,却听见隔墙公子爷冷声道:“谁在那边说话?”
二人吓了一跳,连忙噤了声,转过门来。
赵洵看一眼,原是陆青和程莲手下的小勺子。
二人见公子脸色不好,请了安。
赵洵默了良久,道:“沟渠里的水藻长疯了,午时,你二人去打捞干净。”
陆青心头一紧,那大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