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之小,二者之间的跨界常有之,大概类似于北影摄影系与导演的关系。
所以话剧演员可以对科班电影大咖不假辞色,但却对业余出身的顶级小品演员报以尊重。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正是老赵和范韦!此外还有赵丽蓉,巩瀚林,均是所谓的“业余”出身。至于陈小二,冯巩,郭达,郭东临等人,则是专业人士。前二者中戏,后二者上戏。至于北影e,蔡明在北影进修过。看小品就知道了,表演的味道很踏马北影!“这回应该能过了吧?”冯远铮暗暗想道,“已经无可挑剔了!再挑下去,那可纯粹就是折磨人了。”“过。”果不其然,耳畔响起“过”声。这让冯远铮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开心。“上午就拍到这儿了,收工。”冯远铮闻声望去,不远处,居中的墨镜站起身,正朝自己挥着手,“冯老师,欢迎欢迎,早就盼着你来呢!”“房间也给你安排好了。”江雯丽在一旁抿着笑意,轻声补充道,“冯老师,你的客串戏份不多,所以暂时只给你订了四天。”“啥玩意儿?四.四天?”冯远铮瞪大眼睛,“等等,我不就两三条戏吗?”午餐丰盛的饭盒,热情的欢迎仿佛是一场梦。冯远铮呆愣在片场,手里抱着早已不知翻过多少遍的剧本,埋着头一声不吭。“咔”声像极了一炳锋刃,将胸口扎的通透。周围的目光好似一枚枚蜂针,刺的人遍体鳞伤。监视器里的画面清晰记录着呢!赵苯山微颤的眼睑,抖动的皱纹。小心翼翼的试探,强行压抑的不安,浓缩在躲闪的眼神以及故作镇定的台词中。对比而出的,是自己被远远甩开距离的,中规中矩的演绎。大家伙儿都在看着呢!巨大的鸿沟制造出强烈的撕裂感,堂堂人艺的实力派被碾压至此,丢人丢大发了!刹那间,冯远铮仿佛梦回《天下无贼》的客串现场。同样是和非专业出身的小品演员对戏,还恰巧是身旁这位的搭档。彼时范韦临场发挥的结巴式打劫,所制造出的喜剧效果过于惊艳。以至于自己不得不笔出兰花指,捏着娘娘腔才得以过关。但现在却不同了!没法儿抖机灵取巧了!面对实打实的硬功夫,必须得用实打实的本事才能接的住戏!“屮!我咋这么倒霉?两次客串都赶上和小品大佬搭档?”向来温文儒雅的冯远铮再也憋不住了,于心底口吐芬芳。戏份难吗?一点儿也不难。老人的破碎式记忆中幻想出女儿的前夫,冷着脸对自己加以指责,嫌弃老东西打搅生活,还给了老东西两嘴巴子,仅此而已!但再怎么简单的戏份,在赵苯山被熬出精髓的演绎下,冯远铮有些许不到位便会被迅速放大,然后在对比中形成“出戏”!人艺的实力派与“出戏”二字挂钩?这要是等到电影上映,那就不是打脸了,而是在给人艺的金字招牌泼粪。尤其冯远铮还是人艺的重点培养对象,未来有可能要挑大梁的!思及此处,冯远铮的脸燥的更红了。耳朵仿佛瞬间得到了进化一般,可以清晰的察觉到片场的任何风吹草动。有人在小声说话,一定是在说我吧?监视器后的三副墨镜没有动静儿,想必是在看我吧?京城圈子里对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剧组发生的事儿如此热论,用不了多久,我肯定也要成为谈资了!完了!北影的那只鹦鹉要给我扬名了!以后北影的演员被批评出戏就多了一条后缀:人艺的冯远铮也干了!冯远铮捂着脸,造孽啊!(本章完)嘶,好精髓的肢体语言配套设计!冯远铮眼睛一亮,再也挪不开目光。正准备细细分析其精华之处,“咔。”耳畔骤然响起大喇叭声。什么情况?演的这么好为什么要咔?理由呢?冯远铮下意识的朝监视器方向望去,可映入眼帘的三副墨镜又令其本能的收回目光。耳畔没有响起解释,也没有响起演员的询问。再望向片场,赫然发现赵苯山正皱着眉闭目沉思,显然是在做自我调整。“关于这条戏,导演的要求是表现方式内敛一点儿,让层次感清晰一点儿。通过层次分明的对比去突出情绪的渲染,而不是着重某方面的演绎去表达。”江雯丽在一旁轻声解释道。“e,这演还不够内敛,层次感不够清晰吗?”冯远铮很是费解。“不够!”江雯丽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只要导演觉得不够,够也不够!”冯远铮还准备再问,但耳畔却响起执行导演的“各单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