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雕塑怎么是骡子和驴,不应该是骆驼吗?”李则凯有些疑惑地道。
刘小敏解释道:“骆驼的确是当时比较重要的运输动物,但是因为骆驼不善于在山中行进,所以在西山之中驮队所用的大多是骡子和驴,出山之后才会换成骆驼。”
古道沿途设置了铁匠铺、茶棚等景点,以及骡马负重驮行、路人小憩和饮酒等场景。
李则凯万千思绪仿佛回到那个时代,看到古人在这条路上往返、骡马驮着货物经此去往他乡。
“看这个铁匠铺,相当于当时的4S店,为来往的驮队更换维修牲畜所用的配件。”刘小敏幽默地解释,将李则凯拉回现实。
在这里,不远处能看到历经百年依旧矗立的牛角岭关城。
明朝时期,牛角岭关城作为西山大路北道的第一个隘口,曾有官吏把守,对过往商旅收取关税,而此处骡马蹄窝清晰醒目,蔚为壮观。
据刘小敏介绍,京西古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货物的运输,还在于人文的交流和文化碰撞。
京西古道分布着妙峰山、潭柘寺、百花山、九龙山四个香道聚落。
其中金顶妙峰被誉为京城五顶之冠,与之相关的妙峰山庙会始于明,兴于清,盛于民果,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而古道沿途的千军台庄户幡会、京西太平鼓、琉璃烧制技艺等也共同绘就了京西古道独特的民俗风情画卷。
因此,京西古道不仅是商道、军道,还是香道。
当前,在刘家庄地区现代化公路四通八达,过去车水马龙的“京西古道”,也早已被废弃。?k,s·w·x*s_./o?r.g^
曾经繁华的商旅驿道,成了人们探幽访古的所在,而“京西文旅集团”也正在通过多元手段活化古道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在古道蹄窝中聆听悠悠历史回音。
水峪嘴村京西古道景区段的游览线路,以其平缓的坡度、适中的长度和完整的遗迹,深受李则凯这样的外地游客们所喜爱。
今年五一,探寻京西古道之旅活动就在此展开。
游客们一进入景区,即可免费换上汉服,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在城门楼前,游客们可以领取“通关文牒”,由此进入古道,漫步于群山之间。
步入铁匠铺,只见身着布衣的铁匠边打铁边吆喝:“客官,看看上好的马蹄铁……”
沿着古道上的蹄窝前行,游客还会遇到茶棚伙计,被热情邀请到路边品茶歇脚。
行至牛角岭关城,威武的巡察士兵身着红袍在此巡视,为游客带来了别样的视觉体验。
在这里,游客与古人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了古道文化的独特魅力。
“利用是对京西古道最好的保护,传统文化得以在使用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刘本成对李则凯这样说道。
“京西文旅集团”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与开发保护下,古道的文物和资源价值在多方面得以体现。
如今,京西古道的多条线路已成为燕京地区徒步爱好者的热门选择。
这不仅使古道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有效避免了因长期无人行走而被杂草树木覆盖破坏的隐患。
“嗯,是非常棒!在这里徒步行走,既富有趣味性,又能欣赏到迷人美景。”热爱户外运动的李则凯由衷地说道。
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户外运动渐渐地在大城市兴盛起来。最近“京西文旅集团”正在策划举办“徒步大会”,好吸引众多国内外徒步爱好者前来体验。
作为京郊保存最完好的文物级古道,京西古道是最近的徒步行走之地。
陪同李则凯游玩的刘家庄文旅局副局长刘震表示:“京西古道结合不同古道资源和文化禀赋,先后建立了不同文化特质的景区。
作为昔日的重要商运道、军用道和进香道,京西古道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商道类的京西古道景区、军道类的爨柏景区以及香道类的妙峰山景区等,都是对古道文化的生动传承。”
其中,妙峰山香会是重要的文化保护内容之一。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国家级非遗项目——妙峰山庙会热闹非凡,山道上,人群络绎不绝,游客们纷纷朝着山顶的庙会汇聚;
景区内,粥棚、馒头棚前排起长队,为游客和香客提供美食。娘娘庙前,高跷秧歌、舞狮、中幡等多档传统民间花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