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轻步兵在营地周边进行袭扰,或者是夏军撤军的时候,尾随袭扰。
在长达1300公里的战线上,参战的夏军29个陆军师基本上都见识过夏军惯用的“鬼火战术”。
很多敌军阵地都是一触即溃,等夏军战士们占领了敌军阵地后,溃逃的敌军马上变成苍蝇一样,不断对夏军的阵地实施小规模多频次袭扰。
3月5日,夏军正式下达胜利撤军的命令,并向世界发表相关声明。
“白眼狼”集团以为机会来了,以为夏军在撤军途中,战斗力必然有所下降,是反扑的好机会。
于是,命令此前没有参战的敌军312师从大原一带进至平那隆地区,企图吃掉在那隆南部执行断后任务的夏军121师。
那隆是平高市区以北约9公里处的一座小乡镇,镇上有一座长度约为65米,宽7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是当地横渡水口河的必经之路。
那隆桥北侧约300米处,是一道由21座山头组成的山脉,这里山高林密,常年云雾缭绕,易守难攻。
3月中旬,参战的夏军各部前队变后队,开始互相掩护班师回国。
前身为解放战争时期“塔山守备英雄团”的夏军41军121师便承担了该军的断后任务,全师官兵仍在平高市区设防。
“白眼狼”集团得知情况后,便命令当时在大原市一带驻防的敌军312师北上狙击121师。
不过,大原市距离平高市约为150公里。
按照敌军312师的能力,至少需要2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抵达平高市集结。
为此,敌军312师让其配属部队海兴独立183团轻装前进,抢占那隆桥北侧高地,想对夏军121师形成南北夹击。
这个敌军312师,成军于1950年,号称“战胜师”,是“白眼狼”陆军部队当中,战斗力仅次于338师的主力师。
白天的时候,敌军186炮兵团不断炮击夏军121师的主阵地。
晚上的时候,312师纠集此前的平高市残兵败将,以3到5人为一组,不断对121师的前沿阵地进行偷袭。
由于敌暗我明,敌军小股部队不断利用夜色掩护。
时不时使用60迫击炮、轻重机枪等射程较远的火器,漫无目的地袭击121师阵地。
夏军121师要是派步兵反击,敌军小股部队早就逃之夭夭。
若不派步兵反击,局面非则常被动,使得敌军的态度非常嚣张。
夏军121师炮兵部队向南还击时,敌军312师炮兵部队则迅速撤出阵地。
121师停止炮火还击时,敌军312师迅速开火,就像一群蚊子一样怎么赶都赶不走。
“这帮孙子!太踏马的恶心了!必须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不可!”坐镇指挥部的刘之野得知前线情况后怒火中烧。
由于他的撤军命令已经成效,让121师主力部队继续向南追击已经不太现实。
为此,刘之野决定:先围歼那隆北部的敌军183团,给敌312师一点颜色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