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色变的部分,必推豆汁。
由于制作过程中发酵,产生冲鼻酸味,让不少外地人觉得像食物馊掉,“啜一口便不禁作呕”。
但老京城人认为它的妙处在于“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甚至能品出一丝甜味,于是习惯这味道,享受这味道,戒不掉这味道。
再说说这个豆腐脑,也是京城人最爱的早餐之一。
话说早年间,东城有个姓吴的大户,乐善好施,所以大家都管他叫吴大善人。
这一天,吴大善人张贴了一个招募广告,欲出高价招聘一位有经验的大厨给做一道特殊的菜肴,什么呢?用素食材仿制猴脑。
皆因为吴大善人年轻时吃过真猴脑,觉得过于残忍,岁数大了后虽然说讲求吃斋念佛,却还念念不忘,于是就想出这么个幺蛾子法子。
这个招募广告贴出去的第三天,门外来了一个人,自称行家里手,愿意一试。
吴大善人听到有人“揭榜”十来分的高兴,赶等见着来人一听这名号不免眉头拧了个疙瘩——来人自称叫“白不搭”。
吴大善人心的话:“瞧这倒霉名字,别再是光说不练的主儿,回头再嘬瘪子了?”
但既然话已出口,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自己又是个大善人,嘴还馋,也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这白不搭开始忙活起来,在吴家下人的帮衬下,从晌午一直忙到快掌灯。
饿得五积子六瘦的吴大善人终于等着信儿了:得活儿!
下人先将吴大善人眼睛蒙上后,再轻轻地打开白布,一碗白嫩的类似羹样的“猴脑”呈现在面前,轻飘飘一股香气。
吴大善人的鼻子头动了四下半,咽了几口唾沫星子。
赶等这下人用勺儿崴一口递进吴大善人的嘴里后,这吴大善人舌头直打转儿,干吗呢?
细细地品味,只觉得细嫩软糯,如脂如玉,清香扑鼻。
连着吃了十几口,吴大善人直拍巴掌,说了三个妙字,并对白大厨作出了肯定:好一个白不搭呀!
那么这位白大厨做的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碗豆腐羹。
只不过以假乱真,故弄神秘,让吴大善人蒙在了鼓里。
不久之后,这碗豆腐羹可就出了名了,因其以“猴脑”为由,所以被叫做“豆腐脑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