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本文免费搜索:小说宅 xiaoshuozhai.com”
摩托车的轰鸣声在街上回荡,瞬间吸引道路两侧行人的注意力。刘索拉把车停在人文社的露天停车场,摘下头盔,扛着吉他盒,大步流星地走向大楼。自从接到朱伟的电话,得知《你别无选择》有机会在《人民文学》上刊登,整个人激动不已。脚步轻快,但内心却是七上八下。当出现在编辑部时,无数道目光立刻从四面八方投了过来。早已恭候多时的朱伟迎了上去,自报家门,“你就是刘索拉,刘老师”“你好,朱主任。”刘索拉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下来。“请跟我来,方老师一直在办公室等你了。”朱伟指了指一个空位,“吉他盒可以先放这里。”与此同时,副主编办公室里,方言正在琢磨着自己在《推理世界》的下一部作品。在权衡之下,准备更进一步,将推理犯罪小说向警匪刑侦小说迈进。这年头,因为一般不对外宣传破案的来龙去脉,公安工作对于寻常老百姓而言,相当神秘。一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才陆陆续续地推出以各种大案要案为原型的纪实性刑侦剧。《长安大追捕》、《121大案》、《命案十三宗》、《红蜘蛛》、《黑白大搏斗》、《燕赵刑警》、《刑侦一号案》、《打黑风暴》、《918大案纪实》、《重案六组》……而要论最早的一批刑侦题材作品,沪市人民广播电台出品的连续剧《刑警803》当属其中之一。方言盘算着写一部类似《刑警803》、《重案六组》这种警匪刑侦的ip小说,就算以后自己没有时间更新,也可以让侣海晏这种擅长公安题材的作家,代为执笔。至于故事题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毕竟,在如今的严打形势下,全国各地的公安干警陆续侦破了一系列的重大案件。而且,还可以往法医推理流方向继续延伸,比如《鉴证实录》、《犯罪现场调查》,就是一组法医证据调查专家组成的精英团队,在犯罪现场寻找、分析和解释证据。一念至此,一个全新的“重案六组”构想慢慢地浮现在方言的脑海里。突然间,一阵“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无限遐想。“方老师,人到了。”“请进。”方言往门口走去,就见朱伟领着刘索拉走了进来。果然如陈晓曼、王扶等人描述的一样,光看外表,就觉得这人张扬、叛逆、前卫、酷拽。两人客客气气地握了下手,彼此之间,相互认识。方言随口一问:“我看你在信上说,你是民大的音乐老师,不知道毕业于哪所音乐院校”“我是央音77级作曲系的学生,师从杜鸣心老师。”刘索拉回答说,自己的同班同学有瞿小松、谭敦等人,都是《你别无选择》角色的原型之一。呵,这还是个神仙班!方言挑了挑眉,这一个个同学,将来可都是华夏音乐作曲的中流砥柱。朱伟边倒水,边发问:“刘老师平时喜欢玩摇滚”“上学那会儿就在玩。”刘索拉直言不讳地说,自己不光一个人玩,而且还跟自己大院的发小们组乐队,留着短发,穿衬衫喇叭裤,背着吉他,到处斗琴,成了大院里出了名的叛逆前卫“嬉皮一代”。方言笑道:“怪不得你的稿子里会有一股摇滚的躁动、叛逆的精神。”刘索拉接过朱伟递来的搪瓷杯,“不瞒您说,这稿子是因为您,才写出来的。”方言一愣,“因为我” “没错!”刘索拉说:“我瞧您这样的大作家这么懂音乐,会作词,我就在想,我们这些音乐出身的,是不是也可以像您一样,试着以音乐为题材写小说呢。”朱伟追问道:“刘老师之前接触过先锋文学,或者‘垮掉的一代’吗”刘索拉点了点头,“我这篇就是摹仿‘垮掉的一代’的文学写的,一开始只是写着玩,后来越写越投入,把我这么多年的压抑和感慨,统统倾泻进去,写了足足两个多月。”然后喝了口水:“写完的时候才发觉不对劲,我的小说真的算得上是文学吗”“你在里面,借了很多角色之口,批评、质疑和反对音乐学院的教育模式。”方言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对,我觉得有很多地方,我实在是不吐不快。”刘索拉说:“其实我写这篇小说,从来不是在探索文学,我只是用文学的形式在做音乐。”方言和朱伟互看一眼,“能具体展开来讲讲吗”“我就举两个例子。”刘索拉道:“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