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正月二十。
在余家军战船的陪同下,张献忠派出的使团乘坐商船抵达荆州。这支使团共二十六人,由张献忠义子张文秀率领。
接到张献忠将要派使团出访荆州的时候,余家军上下都十分惊讶。双方除夕夜开战,大西军损失惨重,至今不足一月,派来个使团是什么意思?
虽说是大西军主动挑衅,但并未给余家军造成什么损失,反倒还让余家军多了几千俘虏当苦力,所以余诚也并未拒绝使团的到来。
张文秀本姓为刘,在张献忠四大义子中排行老三,也算是军政双优的人才。
从船上下来后,张文秀看着游弋在江面上的余家军战船,眼神中满是羡慕。
“这就是在夷陵以一己之力打退咱们运兵船队的那艘战船吗?真是漂亮啊!”
张文秀不动声色的说:“二哥,你说咱们有没有机会夺他一条?”
张定国装扮成亲随模样,与张文秀身旁侍卫站在一起。他目不转视的说:“小心些,这余家军邪门得很。”
张文秀道:“二哥放心,使团里都是军中老弟兄,可靠得很。再说,余家军这边没有认识咱们的,识不出你来。”
“凡事谨慎点,错不了!”
这时荆门这边负责接待的是江陵县令张德厚,他在码头接上使团,与张文秀寒暄几句后便邀请使团往城中馆驿下榻。
张文秀追问道:“早就听说余司令威名,不知何时能有幸拜见?”
张德厚道:“司令不在城中,张将军请先在馆驿住下,等司令回城之后再行定夺。”
张文秀早就猜到见一面没那么容易,便也不多纠缠。他与张德厚乘坐马车,张定国则一丝不苟的与使团护卫们混在一起,免得被余家军察觉身份。
不过他显然还是小瞧了余家军,接待使团的队伍刚进城中,一个县衙小吏打扮的人便脱离队伍,在街道转角骑上自行车直奔王城。
进入王城后,小吏片刻不停的来到一处平平无奇的院子,院子门口挂着块牌子:“对外军事情报处”。
院子里只有五间平房,小吏快步走到最中间的屋子外敲了敲门。
“进来。”
屋子里是对外军事情报处的处长李汾生,对外军事情报处从密营分割出来后,李汾生首次独挑大梁,执掌这个新部门,专司对外渗透,获取外部军事情报。
“是小九啊,你不是跟着张县令去接待使团去了吗?”李汾生看到来人后问:“这么急匆匆跑回来,是有什么发现吗?”
小九将身上吏员的外套随手一脱搭在臂弯处,献宝似的说:“师父,你猜我在使团里看着谁了?”
李汾生板起脸:“司令早就有指示,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
“看你这神神秘秘的样子,看来是有大发现啊,难不成是张献忠混在使团里过来了?”
小九的脸顿时耷拉下来,“师父你…”
被李汾生瞪了一眼后小九急忙改口:“处长你的胃口可真大,不过不是张献忠,是他的义子张定国!”
“张定国?”李汾生脸色凝重:“就是前段时间率军偷袭夷陵的那个张定国?”
小九道:“那还有假,我看得真真切切,使团领头的是张文秀,那张定国穿了一身护卫的衣服混在队伍里。”
李汾生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文件盒,盒子打开后是一沓照片。李汾生快速的在里边翻找,最后挑出李定国的照片问:“你确定没看错?”
小九非常肯定的回答:“没看错,这些照片还是我整理出来的呢。”
对外军事情报处虽然派出了间谍前往大西军,但地位太低,拿不到什么重要的情报。但他们有一项优势,就是技术手段完全是其他势力无法想象的。
大西军从张献忠往下各主要将领,都被间谍偷拍了照片,也就是现在李汾生手里的这个文件盒。
李自成的闯军也是如此,不过闯军作为余诚最重视的一股势力,当初的密营对闯军渗透也最深。余家军非但有闯军主要将领谋士的照片,甚至还在李自成的府邸中藏了窃听器。
知道张定国就混在队伍里,李汾生不敢耽搁,立即起身赶往司令府。
余诚正在与崔应朝等人开会,李汾生没有资格进去,只能找会议室外值守的近卫团营长赵禾代为通传。
两人正在交谈间,徐望从值班室中出来,见状问道:“什么事?”
赵禾回道:“徐局长,李处长说有重要军情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