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死后12小时左右会更明显,但早期迹象也能支持我们的推断。”
小林将所有数据输入电脑,屏幕上的死亡时间概率分布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峰值:“95%置信区间是6.5-7.5小时,中位数7小时,误差范围控制在半小时内。”她抬头看向张凯,“和现场勘查根据车库监控、保安巡逻时间推断的时间段完美重叠。”
张凯合上解剖记录册,金属搭扣发出清脆的响声:“多重指标形成的证据链不会说谎,”他摘下沾着雾气的眼镜,用镜头纸仔细擦拭,“这个死亡时间不仅能锁定嫌疑人的作案窗口,更能验证现场勘查中‘凌晨1点左右异响’的证词真实性——那很可能就是死者遇害的瞬间。”
“现在进行头部解剖,”张凯安装好头架,圆锯在颅骨上划出环形切口,“颅盖骨厚度0.5厘米,骨质结构正常。”打开颅腔时,硬脑膜完整:“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脑组织质地中等,脑沟变浅,脑回增宽,符合脑水肿表现。”小脑扁桃体疝的深度达0.8厘米:“脑干受压明显,这是窒息死亡的典型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小林测量脑重量:“1450克,在正常范围,”她取海马体组织样本,“海马ca1区神经元有缺血性改变,符合缺氧性脑病特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