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些发憷。
毕竟如今的周琦雄踞江南,根基牢固,可并非历史上官渡之战期间的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穷兵黩武多年,兵少粮匮,很多地方的统治都并不稳固。
袁绍发动官渡之战看似仓促,其实也是想要趁着曹操最虚弱的时候,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这种趁你病要你命的思路并没有错,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袁绍最终在官渡大败亏输,彻底输给了曹操。
如果袁绍当时身体硬朗,凭借河北深厚的底蕴,也未曾不能重整旗鼓,再次与曹操争锋。
只可惜,袁绍官渡之败以后就开始不断咳血,哪怕迅速平定了境内因为官渡大败而四起的叛乱,最后终究还是病逝了。
饶是如此,曹操仍旧不敢过分逼迫袁氏兄弟,反而选择先行避让,等到袁氏兄弟相争之际,再趁机破之。
袁绍正是知晓周琦的难缠,才休养生息了好几年。
赵国也趁着这些年,彻底掌控了幽州以及并州,还剿灭了青州与兖州境内的黑山军以及黄巾军残余。
如今的赵国,算得上是兵强马壮,政通人和。
哪怕这样,袁绍仍旧不敢轻启战端。
毕竟此前两次与周琦大战,赵国都是空耗钱粮,最终铩羽而归。
让袁绍感到意外的是,朝中向来意见相左的几个派系,这次居然十分罕见的统一了起来。
此前,要么有人建议袁绍先伐曹操,要么有人建议袁绍先伐刘备,要么有人建议先伐周琦,要么有人建议先休养生息,要么有人建议行纵横之策。
由于属下人才太多,派系太多,却没有第二个能够充当袁绍谋主的荀攸。
这也就导致,本就有些好谋无断的袁绍,面对属下的不同意见,有时候也会摇摆不定。
现如今,所有派系全都联合在一起,请求袁绍出兵伐楚。
按照他们的说法,若攻刘备,周琦必然相救。楚国不灭,则徐州难图。
至于曹操,蜗居关中,易守难攻,难成大患,可暂且置之不理。
只要能够灭掉楚国,彼时无论刘备还是曹操,都可传檄而定。
袁绍却是有些迟疑的说道:“若攻楚国,刘备趁机断我粮道,如之奈何?”
审配出班说道:“请陛下册封刘备为齐王,吾愿为天使,亲往徐州说刘备改换门庭。纵不能如愿,亦可令其保持中立。”
袁绍心中大奇,问道:“周子异与刘玄德歃血为盟,唇亡齿寒。此前周子异多次出兵相救徐州,刘玄德又以仁义著称天下,岂会行此不义之举?”
审配信誓旦旦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陛下勿忧,吾已有对策,必能说动刘玄德。”
袁绍又道:“纵能说动刘玄德按兵不动,然曹孟德此人奸诈投机,若朕与周子异大战,彼欲为渔翁,又当如何?”
钟繇出班奏道:“请陛下册封曹孟德为秦王,吾愿往关中为使者,凭口中三寸不乱之舌,必可说得曹孟德起兵相助陛下!”
钟繇话音刚落,就见袁霸出班奏道:“请陛下封士燮为交州牧,吾愿出使交州,劝说士燮出兵,与陛下南北夹击楚国!”
看到麾下众臣齐心协力,袁绍也不由略感欣慰。
事实上,自从他感觉身体不太好以后,就想着倾尽全力扫灭楚国,只是国内各大派系意见始终没有办法统一。
如今众臣皆欲伐楚,可谓上下齐心,何愁大事不成?
袁绍环顾众臣,沉声说道:“尔等所奏,朕皆应允。然所承诺之事,必须达成,否则必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