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兵罢战。
三日,利奥波德聚拢起最后一波士气稳定的四千人部队,于格施尼茨城下与奥军酣畅激战。
借助城楼防御设施的协助,床弩与抛石机的强力支援,蒂罗尔军勉强与奥军在伤亡上打了个五五开。
当晚,刚建起的奥军营地内,朱利奥和雅各布就受到了盖里乌斯的猛烈批评。
“看看,看看,看看你们俩干的好事!”
盖里乌斯愤怒地拍打长案,把一张写有伤亡名单的粗糙纸张拍在桌子上。
“一天就伤亡了五百人!你们在拿士兵的命当儿戏吗!你们知道五百人是什么概念吗?一半弗林肯贝格的人口!一天就被你们糟践完了?!”
罗贝尔站在两人身边,一起接受盖里乌斯的训斥。
“你看看你们俩,这样怎么配跟随你们头儿一辈子?回去给我写三千字的战后检讨——用拉丁文!”
罗马文盲看不懂德语。
“啊?”
朱利奥和雅各布大眼瞪小眼。
“有意见?”
“没没没,写,这就去写……”
盖里乌斯走后不久,朱利奥突然跪在地上,紧抱住罗贝尔的大腿:“老大救我吔!拉丁文我一点不会!”
“不会就学,我也不是生来就会拉丁文的,我在神学院的时候拉丁语成绩也不好。嘿,放手,我饿了。”
“不!”朱利奥凄厉的嘶喊着,“你不教我,我就死在你面前!”
“哎,别耍性子了。”雅各布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历经一番苦熬,第四天开战之前,顶着黑眼圈的朱利奥和雅各布总算交上了一份勉强够格的拉丁语检讨。
勉强够格而已。
“太差劲了,我奶奶都比你们会写拉丁文,这么幼稚的词汇竟然也好意思写进军文?真替你们感到羞耻!”
听着盖里乌斯对检讨的语法和用词一顿臭批,悄悄站在一边的罗贝尔嘴角就没停下抽搐。
那两篇盖里乌斯嘴里的“文学垃圾”都是他写的。
在某位古罗马文学大家面前,他那个勉强读得懂《圣经》的拉丁语水平可能真和文盲差不多,毕竟耶稣年轻时候也不识字,估计文学水平不会太高……
朱利奥和雅各布两人被暂时留在大营里,一起学习盖里乌斯熬夜编撰的经典战役记录,后者也不放心让两个没睡醒的人指挥军队。
“搞得好像你很清醒似的。”
罗贝尔注视着他那对比两人更重的黑眼圈吐槽道。
“滚回去睡觉吧,看我表演。”
指挥权暂时移交罗贝尔,时隔多日,他再次以军团总指挥的姿态回到阵中。
不少跟随他南征北战的老兵,尤其是老胡斯派战士,眼中都不禁流露出志在必得的喜悦。这么多年炸鱼炸出幻觉了,仿佛他的指挥有股魔力一般,逢敌必胜。
罗贝尔从不撒谎,他在军事指挥上确实没有天赋——耐不住手里的油画真滴好看。
“对方的侧翼重心开始往中央移动了。”
法罗心领神会,当即提枪上马,率骑兵猛击蒂罗尔军阵左翼,大胜而还。
“左翼刚换防上来的士兵好像没穿盔甲,是民兵吧。”
高尔文抱拳而去,登时箭雨齐发,将换防上来不久的格施尼茨民兵团乱箭射溃。
“他们失去侧翼了。”
歇息不久的法罗再次提枪上马,三个沙漏的时间后,伴随蒂罗尔军侧翼一并消失的是可怜的民兵箭手,大部分是受征召的本地猎户——看来格施尼茨山里的野鹿暂时安全了。
在士兵间存在客观的质量差异时,能率先集中优势力量击溃对方的就可以成为最终赢家。
如果三年前有人询问罗贝尔,他在深山老林里四处捕杀奥地利的侦查队是怎么办到时,他可能会谦虚地回答“运气而已”。
但现在若有人问起,他只会挺胸抬头,骄傲地说一句:“全凭本事。”
成熟是坦然接受命运赠予的一切幸运与悲剧。
太阳落山后,蒂罗尔军的四千士兵荡然无存,乱军慌不择路地逃入深山老林,可怜的老利奥波德甚至没有收拢残兵的机会,形单影只地返回了格施尼茨城堡。
第五日,奥军决定派出谈判使团以结束这场尘埃落定的战争。
以罗贝尔为首,一支二十多人的骑士团赶赴城堡,喊出了自己的来意。
厌战氛围浓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