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冯胜羡慕不来的特权

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冯胜羡慕不来的特权

朱承志趁势道:“义学书院,不求富贵,只求真才。若诸位愿以才学论高低,书院欢迎;若诸位只想空口白话,那就请回。”

那名士子见势不妙,只得愤愤离去,其余人也纷纷散去。

朱承志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却知,这只是开始。

不久之后,各地义学分院纷纷传来士族子弟阻挠书院招生、煽动地方士绅上书朝廷的消息。更有甚者,竟有士族暗中雇佣刺客,意图刺杀书院先生。?x,k¢s·w~x¨.`c~o!m¢

朱承志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加强书院戒备,并派遣亲信弟子前往各地义学,协助整顿秩序。

同时,他亲自修书一封,命人送往京城,呈递御前。

他在信中写道:“陛下圣明,义学书院之设,乃为寒门子弟谋出路。然士族不甘失势,屡屡挑衅,甚至不惜动用刺客。若不严加惩治,恐寒门子弟再无翻身之日。臣恳请陛下,明察士族阴谋,严惩不贷。”

信中言语恳切,字字血泪,朱棣阅后,神色凝重。

朱瞻基见状,低声劝道:“父皇,士族若再不加以遏制,恐义学书院难以为继。”

朱棣沉吟良久,终是点头:“朕允你派人彻查士族阴谋,若属实,严惩不贷。”

朱瞻基躬身道:“臣遵旨。”

随即,朝廷下旨,命锦衣卫彻查士族阴谋,凡有勾结刺客、煽动地方士绅者,一律严惩。

此旨一出,士族一方顿时震动,不少人纷纷收敛行迹,不敢再轻举妄动。

而义学书院,则在朱承志的坚持下,继续稳步发展。各地义学分院陆续设立,寒门子弟纷纷涌入书院,求学问道。

朱承志站在书院门前,望着一批批学子步入书院,心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义学之路虽仍艰难,但他已不再孤单。寒门子弟,终将用自己的才学,打破士族垄断,走向仕途。

“莲未凋,灯未灭。”他低声念道。

夜风拂过,吹动他的衣袍,仿佛回应着他的誓言。

朱承志站在书院后院的亭中,望着夜色沉沉的天幕,心中思绪万千。王守仁回信中所言,虽未达他最初设想的“义学学子直通殿试”,但至少为寒门子弟打开了一道通往仕途的门缝。这一步虽小,却意义非凡。

他深知,士族不会甘心。李文昭虽已被革职查办,但其党羽仍在朝中盘根错节,地方士绅更是根深蒂固。他们必会想尽办法,阻挠义学改革,甚至不惜以暴力手段摧毁书院根基。

“大人。”一声低唤打断了他的思绪。

朱承志回头,见是书院先生之一的李慎之。此人原是国子监博士,因不满士族垄断科举而弃官从教,如今在书院中教授《春秋》与《礼记》。

“慎之,有何事?”朱承志问道。

李慎之神色凝重:“属下刚收到密报,有士族子弟在江南秘密集会,似在策划针对书院的行动。”

朱承志眉头一皱:“可有具体消息?”

李慎之点头:“据说是李文昭旧部所为,意图煽动地方士绅,联合上书朝廷,要求废除义学书院,恢复旧制。”

朱承志冷笑一声:“他们倒是不死心。”

他沉思片刻,道:“此事不可轻视。你即刻通知书院诸位先生,加强戒备。同时,派人前往各地义学分院,提醒他们注意防范,不可轻信外人。”

李慎之拱手应命:“属下明白。”

待他离去后,朱承志缓缓坐下,心中却愈发坚定。他知道,义学书院若要真正立足,就必须在士族掌控的科举体系之外,开辟出一条属于寒门的道路。而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

数日后,京城传来消息,朝廷已正式下旨,允许义学书院学子参加殿试,但需与国子监、府学学子一同选拔,不得越级。此旨一出,朝野震动,士族一方更是哗然。

朱承志收到消息时,正在书房中批阅书院学子的考卷。他放下手中的朱笔,望着窗外飘落的黄叶,嘴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终于,他们也坐不住了。”他低声喃喃。

果然,翌日清晨,书院外便传来喧哗之声。朱承志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