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瑾将冀州政务上下捋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这期间,王瑾体会到了什么是勤政,什么叫案牍劳形。_3\3*k~s¢w·.\c¢o¨m_
往日里有司马懿替他代劳,他没怎么觉得处理政务的艰辛劳苦。
在冀州的一个月,让他切身的体会到了,治理地方的不易。
得益于冀州世家堪称惨无人道的压迫,如今哪怕王瑾仅是施舍一点恩惠,百姓都是感恩戴德,这对王瑾收拢人心非常有利。
尤其是在姜重在州府刑场上,亲口袒露诸多恶性,与谋反之举后,更是将这种情绪推到了高峰。
这让冀州局势迅速安定了下来,许多对生活失去了期望的百姓又有了盼头,尤其是一些灾年粮荒死了妻儿父老的壮年男子。
这些没了牵挂与顾忌的男人,一旦发起疯来,那可不是好相与的,破坏力惊人,王瑾虽然不惧怕真刀真枪的暴力,但是却不愿意耗费时间与精力,重建被破坏过得地方。
在王瑾的努力,以及冀州世家时代积攒的钱粮的帮助下,冀州的形势在迅速的稳定。
而与之相反的,是并州与凉州的情况,在迅速恶化。
尤其是凉州,马图出征之时,率领二十万大军,回师之时,剩了连半数都不到,其中还有不少羌人部落的战士,和马家根本不一心,能臣服完全是因为被打怕了,根本没有丝毫的忠诚可言。£¥如}¥文¤网· ?<免>D费{阅·D#读1-
这让本来被马家压服的其余势力有了别样的心思,尤其是庞家,小动作不断,意图取代马家成为凉州的掌控者。
听起来好像很可笑,你庞家就算能掌控凉州又能怎么样呢?能改变大势吗?甚至在某一方面来讲,在对抗王瑾这个世家之敌的时候,他们还是盟友呢。
然而这并非是庞家没有聪明人全是蠢蛋,可是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这些目光短浅,利欲熏心之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能保持淡定理智的人寥寥无几。
而并州李氏虽然比凉州马家情况好一些,却也有限,尽管李氏传承久远,底蕴深厚,但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会缺乏不甘郁郁久居人下的人,在李氏虚弱之时,有想法的人也在伺机而动,意图去和李氏掰掰腕子。
除了辽州郑氏还好些,毕竟辽州是郑氏一手经营起来的,有着别家不具备的掌控力,但是阔尔哈的骤然叛变,仍旧给辽州带来的不小的麻烦。
王瑾当时接见吉勒通阿的一步闲棋,让阔尔哈心里埋下了反叛的钉子。
王瑾的承诺让阔尔哈看到了,带领部族走向更好生活的希望。?z¨x?s^w\8_./c_o.m-
被暴力征服的异族,在看到比主子更强大的势力时,心中生出了噬主反叛的念头。
越地被征服的异族,在王瑾麾下过得怎么样,从来没被刻意隐瞒过,只要有心打听,总能摸的清楚。
这让阔尔哈觉得,王瑾才是他的明主,而不是辽州郑氏。
当王瑾在冀州,接到罗网收集到这些情报时,虽然有些诧异,这三州内部的混乱,但是细想一下却也并不多么出乎意料。
在他前世读书之时,就在书本上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假借“天父下凡”,逼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
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回京对付杨秀清。
韦昌辉率部杀死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数千人,后又意图谋害石达开,石达开被迫逃离天京,韦昌辉屠杀石达开家属。洪秀全下令诛杀韦昌辉。
之后,石达开因洪秀全的猜忌,率部众离开天京,单独作战。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严重削弱了自身的实力。
袁绍集团在官渡之战时,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实力强大。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集团内部却矛盾重重。
谋士田丰、沮授等建议袁绍先稳守,利用优势拖垮曹操,但袁绍的另一谋士郭图等却迎合袁绍急于求胜的心理,主张速战。田丰直言劝谏,被袁绍下狱。最终袁绍采纳郭图等人的建议,贸然出兵,导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
而在战败后,郭图为推卸责任,又在袁绍面前诋毁沮授,使得袁绍集团内部人心惶惶,最终败落。
明朝灭亡后,南明政权在南方建立。但南明政权内部存在严重的内讧。
各个藩王之间为了争夺皇位,互相倾轧。
例如弘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