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跟踪国内汽车销量数据可知,五月六月国内乘用车产销量景气度持续回暖,同比增速近50%,终端需求复苏带来板块相关公司的业绩边际改善。近年来随着特斯拉models、modelx等一系列创新车型的推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不断落地,使得汽车智能化已成为确定趋势。此外国内汽车产业链本土化进程加速,有望带来汽车零部件及软件供应商的新一轮机会。
汽车产业链的火爆表现带动汽车芯片领涨芯片半导体板块,光智科技、斯达半导、天龙股份涨停,裕太微、扬杰科技、纳芯微、台基股份、新洁能等涨超7%。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统计,汽车行业是去年增长最快的半导体终端用户,占全球半导体销售的14.1%,而亚太地区有望成为汽车芯片增长最快的市场。据中商智业投资顾问公司的一份报告,过去几年,中国一直在扩大汽车芯片生产,预计今年的产值将达到172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55%,其主要推动因素是智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日益普及。消息面上: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特斯拉公布了好于预期的2023年第二季度生产和交付数据。全球范围内,科技巨头与高端制造业竞相加大汽车与机器人领域人工智能相关投入,产业+ai为两大行业注入升级发展新动能。智能汽车产业链可以持续关注。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也产生题材推动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机器人和汽车产业链交叉的题材很多。如果两个产业共用的供应链形成交叉,就会形成循环炒作轮动的效应。
另一方面,无人驾驶方向同样表现亮眼。其中光庭信息、万集科技20cm涨停,聚辰股份涨超15%,兴民智通、德赛西威、合兴股份、启明信息等个股涨停。
消息面上,6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长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支持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为l3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政策落地打开方向。此外,特斯拉的fsd 或会在今年或明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 2025年规模化开放。
站在市场角度而言,汽车产业链目前仍处于热点强化的阶段,热点从整车、汽配这些核心方向逐步向汽车电子、汽车芯片等低位细分延伸。由于汽车链内部的板块容量较大,在资金模仿效应下后续汽车板块内部支线题材或仍具进一步挖掘空间。但需注意的是,周二汽车链的大涨并未与指数形成共振,并且市场的量能较之周一萎缩明显。在资金存量的大环境下,集中爆发后汽车板块,预计也将面临一定的分化。
adas高速渗透使得汽车电子占整车的比重随之增长,预计2030年汽车电子占整车制造成本的比重将接近50%。高算力的soc芯片成为智能驾驶发展的基础。未来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有望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中国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94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268亿元,复合增速达29.94%。
减速器方向为首的机器人板块午后再度活跃,叠加摘帽概念的林州重机5天4板,通达动力4天2板,弘讯科技、爱仕达、科力尔、瑞鹄模具涨停,昊志机电、优德精密、江南奕帆、赛为智能涨超10%。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智能机器人方面,展览现场有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等,现场共二十余款机器人共同亮相,多款为首发首秀。
点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迅速,ai赋能推动解决痛点问题,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维持人形机器人行业“超配”评级,当前人形机器人处于从0到1的阶段,综合考虑价值占比、市场卡位及确定性,重点关注充分受益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的减速器、伺服电机、丝杠、传感器及伺服系统等环节。
创新药板块午后展开一波快速拉升,海思科、通化金马涨停,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大涨超10%,百济神州、百利天恒、亚虹医药、首药控股涨超8%。国家医保局就《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据悉,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已于7月1日正式开启,其中7-8月为申报阶段,8-9月为评审阶段,9-11月为谈判及竞价阶段,预计11月公布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发布新版药品目录。
点评:对于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4年的品种,支付标准在前述计算值基础上减半。谈判进入目录且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