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刑部才接下了状子。如若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一开始大理寺不接这个案子?”临爰看着自己的蠢儿子,恨不得上去给他两脚。
临赠听自己的父亲这样说,方才松了一口气,随即就忍不住笑了出来,有几分奉承的说道:“阿爹说的也是,刑部尚书要是真的敢管这一件事,就不会称病,转手让刑部侍郎处理这件事。”
临爰的脸色一变,“你说什么?”
临赠有几分茫然,还没有等他说话,临爰又继续问道:“交给了哪个侍郎?”
刑部有两个侍郎。
“好像是李侍郎。”临赠不明所以,不知道是什么让自己的父亲露出了这样的表情。
“宫中李娘娘的兄长?”临爰不可置信。
临赠点了点头,“似乎是……怎……怎么了?”
李闻告的两个人当中,临赠的案子自然是最好处理的,毕竟圈占土地牵扯到了太多的利益纠葛。但是囚禁不一样。
而且,他是西宁王的堂兄。
而刑部侍郎却是宫中李妃的兄长,这就相当于把这件事情交到了新贵族手中。如此一来,可就相当不妙了。
李闻是传递了两个状子,刑部也接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刑部必须处理两个状子。他只需要先处理一个便能平息民愤。
对于另一个则可以彻彻底底的压下去。
而且处理临赠的案子,或许还能有效的打压旧贵族。
要知道,李家在新贵之家算不上待遇多好,宫中李妃也备受冷落。而这件事情他如果处理的好了,就能扭转如今的境遇。
打压旧贵族可以讨好圣上,保住了太子太傅,则可以讨好皇后,这几乎是一举两得。
“你这个孽障。”临爰忍不住又骂一句,他指着临赠,“你知不知道你给我惹了多少麻烦?”
他给了临赠一脚,而后又怒骂道:“你给我在家好好反省,没有我的命令,不准随意出入。”
说完,他快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