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反清 > 第88章 襄阳

第88章 襄阳

第88章 襄阳

“李自敬,世居米脂,李自成三弟,米脂李姓,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l^u_o¢q`i\u.f_e?n¢g~.¢c^o¢m′”

“一支是太安里二甲,李自成、李自敬兄弟属太安里二甲,由甘肃太安里迁徙.”

武英殿中,多尔衮正垂首处理政务,听着哨骑汇报一会儿,却忽然抬起头打断。

“我要听的不是这些,这么多天了,你们还没有查到,这个李自敬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个李自敬,在流寇中是什么地位,什么威望,有没有单独领军作战过?”

听到多尔衮这一连串的疑问,那哨骑微微沉吟,浑身一凛,却是满头大汗,连忙请罪。

“叔父摄政王,就这些了。”

“李自敬祖上世居米脂李继迁寨,在加入闯营的前些年,一直未曾崭露头角,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

“奴才们接到摄政王谕旨,便昼夜查访,询问过许多曾是流寇的绿营,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个人。”

“眼下只知道,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襄阳建政时,曾有意让其三弟李自敬领军,但由于反对过多作罢。”

“据此推断,李自敬在流寇诸多头目中,威望应该不高。”

多尔衮微微凝眸,沉声复述。?£精+武¢{小±|1说2网`e ?最a¥新.×章a节:更\新/?¢快;.

“你是说,这个叫李自敬的,身为李自成亲三弟,在崇祯十七年以前,甚至没有做过一点大事?”

“你是在告诉我,这个李自敬,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流寇?”

那哨骑气息微微一乱,垂首回复。

“是。”

多尔衮沉默半晌,巴掌猛地拍在桌案上。

“放屁!”

“能识破多铎伏兵的人,怎么可能加入闯营这么多年,一点风声都没有?”

皇叔父摄政王震怒,白甲哨骑也是连忙伏跪在地,整个人十分紧张,大气也不敢喘。

“行了,不关伱的事,你下去吧。”

看着哨骑如蒙大赦般退走,多尔衮靠在椅子上,凝眸望向远处关中方向。

“告诉多铎,李自成和李自敬这两个流寇头子,一个也不许放过,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李自敬自然是不知道,打了一场潼关之战,就使得他在多尔衮眼中留了名。

而多铎,更是将潼关之战视作毕生的耻辱,听到从北京传回关于李自敬的名字,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随着北京方向的布控,清廷再度以极高的效率运作起来,整个宣府、大同及蓟镇的清军纷纷调动。?求°?!书D±?帮?ˉ~ *%免o费¥阅?读<

在山东的豪格也接到消息,将在二月初率部西进,水陆并用,前往徐州,在山东只留下部分人马维持局势。

北线的阿济格,也开始对延安和榆林防线进行最后的进攻,并且已经暗中准备罢兵回撤,休养生息。

可以说随着潼关之战大顺的取胜,整个天下的局势已经悄然改变,成了大顺与清军针锋相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顺和清军在中原会战的成败,关乎着日后到底谁能问鼎天下。

至于南明,不过是个打酱油的罢了。

从李自成到多尔衮,再从李自敬到多铎,担忧的都是对方,甚至没人去把南明当做一个争天下的对手。

北方打的热火朝天,弘光朝中依旧秦淮河畔,纵情歌舞、声色犬马。

和历史上一样,南明君臣整日在朝堂上争斗不休,党争迭起,嘴皮子战争打得不亦乐乎。

兵部尚书史阁部算是其中少有的实干派,在老百姓中声望也不错,但路却走歪了。

正月间,史可法自请离开南京,以督师驻军淮扬,节制江北四镇,但他整日提起的,都是如何联虏平寇。

好消息是高杰死后,高部四散,江北四镇有的隔岸观火,有的吸纳溃兵,都有自己的事情去忙。

而想要出来节制江北四镇的史可法,这时候却发出了谜之操作。

可能是内心中的孤傲性格在作祟,史可法打心底里还是瞧不起这些曾经的流寇,因此义正言辞的拒绝了高杰之子高元爵拜他为义父的请求。

拒绝也就算了,搞笑的是,史可法还顺手搭了个线,让高元爵拜高起潜为父。

虽然都姓高,但这线可不兴乱搭啊!

高起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