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军功。
但是,孙元化跟关宁军的关系,注定了他无法拉拢关宁军,因为关宁军已经是庞然大物,并不是他一个巡抚可以拉拢的。
宁海军没有发动兵变,用程世杰的那一套说辞,完全可以解释得通。至于真相,谁知道呢,这重要吗?
孙元化猜测,程世杰并不是嗜血好杀之人,说是张焘屠了张氏满门六百余口,这事,孙元化不相信,他更相信,程世杰为了掏空了莱阳张氏累世之财,这样以来,程世杰才有实力扩军,才有办法去抢占辽南。
为什么历史上,崇祯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寿初降皇太极,孙元化还派了孔有德部从陆路前往辽东?
因为孙元化是知兵的人,并不是纸上谈兵的那种书呆子。
表面上看,皇太极率领五万大军,包括大凌河城前后三个月,战果累累,先后三战歼灭关宁军一万四千余精锐,又歼灭了张春所部四万余人马,又逼降了祖大寿麾下三万军官仅剩的一万一千六百八十三人,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这其实只是表面现象,揭开团花锦簇的表层查看里面,一定会发现,皇太极这一次其实是没有占到真正的便宜。
真正的便宜是什么,是粮食,是军械,是地盘。
五万大军在包围大凌河城的时候,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粮食?只要是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可以算清楚,在战争时期一匹战马每天需要吃三十斤草料,外加五斤精料。三个多月,就需要三千草料,以及五百斤精料。
这仅仅是一匹战马,那皇太极手中多少匹战马?最少不低于五万匹。
一个士兵一天三升粮食,五万余名士兵,一天就需要一千五百石,一百多天就需要十五万石。
皇太极上哪儿弄那么多粮草?
虽然从明军手中缴获一部分,但是无论是关宁军,还是张春所部的明军,携带的给养都不超过半个月,这场战争,是付出多于收获的。
也就是说,此时也皇太极正是表面风光,实际虚弱的时候,要不然孙元化也不会命孔有德率领一千余人马前往辽东,这是奔着建奴虚弱,抽冷子占点便宜去的。
“程某有罪,还请抚台大人,准许程某与宁海军将士戴罪立功。”
孙元化看出来了皇太极的虚实,程世杰则是占在历史巨人这个肩膀上,逆推到了皇太极此时非常虚弱。
要知道,如果皇太极有实力,关宁军损失惨重,张春四万余兵马全军覆没的情况下,锦州城仅万余守军,而且在大败军心受挫,士气低落的情况下,他乘胜追击,拿下锦州这个重镇对建奴而言,不是好事吗?
但是,皇太极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他不敢赌。
听到程世杰的提意,孙元化真正心动了。
程世杰愿意主动进攻辽南,如果胜了,功劳是他的,如果败了,程世杰真死在建奴手中,那么他也就是活该。
“准……了!”
孙元化内心里非常激动,表面上不动声色:“你还要什么?”
“抚台大人真是聪明人!”
程世杰笑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程某一个宁海军守备,不具备征伐一方的权力,东江军自黄龙总兵上任以来,东江军内部一团混乱,将帅离心,孔有德、耿仲明、陈有时、李九成、沈世魁等投奔抚台大人,可见黄龙是无法收服东江军军心。”
“不可能,一镇总兵任免,不是本宪这个巡抚可以任命的!”
“抚台大人莫要诓程某,叆阳守备毛文龙凭借东江镇堡之功,被时任登莱巡抚袁可立袁林人加升东江军总兵,程某这个宁海军守备,为何就做不得东江镇总兵?”
“你有什么功劳?”
“平定孔有德部叛乱够不够?”
孙元化叹了口气道:“此时的登州城,也被你搜刮干净了吧?本宪还剩什么?”
“当然有剩,您还是登州巡抚!”
妥协就像那个啥,贞节烈女的衣服,只要脱下第一件,下面就更容易了。
当孙元化承受不住程世杰二百多斤的体重的时候,他选择了妥协,结果就已经造成了。妥协会成为习惯,孙元化就开始妥协了,妥协到了最后,就被程世杰搞成了一个空架子。
此时的孙元化的嫡系人马,也就是登莱新军六千百五百精锐,程世杰肯定不会再留给孙元化,他需要动手整编登州新军,还有登州水师。
至于登州卫以及山东备倭都司指挥衙门的那群酒囊饭袋,程世杰看不上,他也不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