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阵型开始教起,逐步教授士兵们如何使用武器,如何保持队形,如何与他人协作。那些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流民们,刚开始时步伐杂乱,动作生疏,但在审配耐心的指导下,慢慢地,他们开始掌握基本的战斗技能,逐步变得更加协调与自信。
与此同时,孙原的智囊郭嘉也没有闲着。他深知,这支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训练时间过短,战斗经验也不足,贸然与黄巾军主力正面交锋必定会遭遇惨重的失败。经过深思熟虑,郭嘉提出了一个应对策略:“主公,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纪律松散,若我军能采取灵活机动的小规模战斗为主,奇袭为辅,必能制敌之长,避己之短。”
孙原深知郭嘉的谋略独到,便决定采纳他的建议。他命令军队按照郭嘉的战术调整兵员编制,将防线划分为多个小型战区,令各路兵力独立行动。时而合围,时而分散,利用敌军散漫的作战方式,逐步蚕食黄巾军的力量。此外,孙原还指示郭嘉重新规划后勤物资的分配,将粮草和兵员按需分配,确保各路军队能够持续作战而不至于因后勤不足而陷入困境。
随着审配的严格训练和郭嘉的战略指引,士兵们的战斗素质逐渐提高,士气也在稳步上升。军营内,士兵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制造兵器,有的负责储备粮草,有的则协助训练新兵。魏郡的后勤系统也在稳步建设中,确保每一位士兵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孙原也着手将粮草下发给各户,帮助百姓度过春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即将上战场的士兵提供支持,还能在春耕时节保护民力,避免因战争造成的粮食短缺影响整个魏郡的生计。
孙原在魏郡太守府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日,白日夜晚皆在案头与政务为伴,身心俱疲,双目已有些许浮肿,眉宇间的疲惫难掩。他早已习惯这种劳碌的日子,却也知晓,魏郡的局势如风中之烛,稍不留神便可能倾覆。他未曾停歇片刻,沉浸于案卷之间,忙得忘了身后的轻风,亦忽略了自己已近极限的体力。
而远在魏郡城外的清韵小筑,心然、李怡萱与林紫夜三女幽居其中,三人性格各异,但彼此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心然冷静、机智,李怡萱温婉、善解,林紫夜则冷艳、深邃。她们并非不知孙原在府中忙碌,只是深知他的职责重大,心头虽牵挂,亦不愿因此打扰他。只是时光荏苒,几日未见,李怡萱终是忍不住,起身盈盈一笑,望着两位姐妹说道:“既然已在魏郡,为何总是隐匿于此?孙原终日忙碌,难道不该去看看他?他未必如我等所想,欲独自承受一切。”
心然轻轻皱眉,目光如水,含着几分思虑:“孙原之事繁多,未必有暇见我们,若贸然入府,只怕反成干扰。”她语气柔和,但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理性与谨慎。
林紫夜微微抿唇,眉头微蹙,过了一会儿,终于开口:“或许,正如怡萱所言,我们此去,不单是为了解忧,更是让他明白,魏郡之事重,但身边的人依旧在。我们不为其他,只是希望他知道,不必一人独自承受。”
李怡萱听罢,柔声道:“说得对,今日便去看看吧。”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长裙轻轻拂过地面,如同微风般温婉。紫夜随她而起,心然则凝神片刻,收回手中的书卷,轻轻道:“既然如此,那便随你们一同去。”她的语气平静,仿佛一切皆已在她心中预料。
三女合步入城,越过街市,穿过古老的巷弄,朝着太守府方向走去。一路上,李怡萱时不时回望清韵小筑,那座幽静的园林仿佛依旧在呼唤她,却因心中急切的挂念,而无法停留太久。
太守府内,孙原正伏案于书桌前,面色苍白,双眼虽有倦色,却依然深邃。政务如山,目不暇接,仿佛他已与那些文件为伍,连呼吸也与纸张的沙沙声相伴。他未曾注意到时间流转,直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现在门前。
“怡萱……”孙原眼中瞬间泛起柔情,倦意顿时消散几分,他放下手中之笔,匆匆起身,步伐虽急,依旧带着几分深藏不露的温柔,“你终于来了。”
李怡萱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轻轻步入,他的疲态不禁让她心中一紧,“孙原,你这几日可真是辛苦了,怎得连片刻的休息都不给自己?”
孙原眉头微蹙,轻叹道:“局势复杂,哪里敢放松片刻?魏郡所事纷繁,岂能掉以轻心?”说罢,他伸手握住李怡萱的手,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却终是化作一声温柔的低语:“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
李怡萱微微一笑,眼底涌上一层不易察觉的愁意:“你倒是辛苦了,如何能将自己的身体拖累至此?若你倒下,谁又来支撑这魏郡的重担?”她的声音清柔,如泉水般流淌,轻轻拨动着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