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流华录 > 第七十五章 扩军

第七十五章 扩军

作为天子派遣的使者,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年轻的袁术虽然年仅十七八岁,然而他的目光异常锐利,双眼如同两把锋利的剑,迅速洞察到孙原此刻的困境。他注意到,孙原并未像预期中那样采取强硬的措施,反而似乎有些犹豫,面对手下鲜明对立的阵营,他显得过于宽容与克制。

袁术坐在宽大的木桌前,桌面上泛着一层薄薄的尘土,昏黄的灯光从桌旁的油灯中漏出,投射在他的面庞上,映出他微微蹙起的眉头。他的眼神深邃,透过窗外模糊的夜色,仿佛在凝视着远方。他心中暗自叹息,目光转向会议桌另一端,孙原依然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室内的气氛因争论而愈发压抑,空气中弥漫着焦灼与紧张,仿佛连每一口呼吸都显得沉重。袁术微微摇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孙原果然聪明,但却过于温和。”他心里默默道。

孙原坐在主位上,身形挺拔,神情专注,眼前的田丰和沮授正在激烈辩论,声音越来越高。虽然孙原没有出声,但他那微微皱起的眉头和偶尔低垂的眼帘,无不显示出他内心的沉思。他看似淡然地聆听着,却仿佛置身事外,目光在两位谋士身上时而游移,时而定格,心中的思考却比任何声音都要剧烈。袁术注意到这一点,心中有了判断。

孙原太过温和,这是他深知的事实。袁术明白,这个年轻的太守才智非凡,能在这乱世中脱颖而出,的确是难得的英雄之材。然而,他的谨慎与优柔寡断,却让袁术感到一丝无奈。面对如此明显的党争,孙原显然有些犹豫不决。袁术微微眯起眼睛,冷冷地想着,“如果他再这样退缩不前,不下定决心,那冀州的未来,恐怕会越来越不受控制。”他在心底为孙原感到惋惜。明明有机会大展宏图,却因为犹豫与软弱,可能会错失良机。

袁术的视线回到了会议室里。田丰的声音逐渐高亢,脸上的表情充满了焦虑和激动,他似乎在尽全力说服孙原。而沮授则紧跟其后,语气中也不乏责难。二人的争论在袁术看来,充满了争权夺利的味道。孙原依旧坐在那里,神情冷静,表面波澜不惊,眼中却透出一丝微妙的忧虑。“他是不是在担心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还是在担心两位谋士之间的争执?”袁术心中暗自猜测,然而他已经对这个年轻的太守做出了判断。

“聪明,但不够果断。”袁术心里想,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开始有些厌倦这种过于温和的态度。若孙原无法迅速做出决策,无法展现出强硬的一面,他将永远游走在权力的边缘,难以真正站稳脚跟。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单靠智慧和谋略远远不足以应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袁术知道,孙原必须学会果断与雷霆手段,唯有如此,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继续掌控冀州,继续主宰自己的命运。

然而,孙原依然没有做出决断,仿佛还在权衡,仿佛在等待着某种外部的刺激或指引。袁术看着他的模样,心中对这个年轻的太守的判断更加坚定。孙原虽然才智过人,但太过宽容和犹豫,在这些党争之人面前,注定无法立足。权力的舞台上,宽容和退让往往意味着软弱,而软弱往往注定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

室内的气氛愈发紧张,田丰和沮授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彼此的语气越来越急促,似乎在争执一个无法回头的决定。孙原的心情却愈发沉重,他的眼神时而闪烁,时而低垂,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决策问题,更是一场关乎冀州未来的博弈。冀州的未来,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太守的抉择,而是各方势力如何博弈、如何交织成一张复杂的大网,而他,正是这张网中最关键的一颗棋子。若是无法准确下定决心,若是再继续犹豫不决,那么冀州这片土地上的政治格局,将会因为内外势力的纷争而土崩瓦解,最终失去原本该有的方向。

孙原低下头,长长地叹了口气,窗外的风声掠过,轻轻摇曳着窗帘。空气中夹杂着几分湿气,仿佛也在为这场决断的时刻添加了一层沉重的气息。

久不发言的郭嘉却突然发了声:

“扩军,另立一营。”

清脆的声音瞬间传遍大厅,孙原疲惫的眼睛挑了挑,眼神里满是感激。

郭嘉的话带着力度,饶是沮授亦不得不侧目。颍川第一才子,千里迢迢来魏郡,可不是孤身来的,背后没有颍川士族的力量?孙原身边的士族太多,成分复杂,沮授心知肚明,也正是因为有本土之便,沮授方才敢于力争。然而郭嘉的身份不同,和孙原亦官亦友的他,可比孙原本人敢说话。

“虎贲营虽然目前听从青羽调遣,终归是帝都的兵,随时可能被抽调。”

郭嘉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